2016年7月8日
英國公投支持脫歐,引來投資市場動盪。英鎊急跌,債市成為資金避險港。歐洲高息債券或新興市場(美元)債券等防守性投資,成為攻守兼備、穩中求勝之選。
歐羅高息債表現向好
現時歐洲股市仍在脫歐陰霾中,但事實上,歐洲不少龍頭企業都具備長遠競爭優勢,世界各地人士仍然喜歡購買歐洲名牌手袋鞋履及豪華房車,為歐企帶來穩定現金收入。
近期市況動盪,不少機構投資者都把資金投放到歐洲企業債券(高收益及投資級別),帶動債價上升【圖1】。因此,以歐羅高收益及投資級別債券為主打的抗跌性投資,波幅較低之餘,亦可以捕捉歐洲的長線復甦。
以是次英國公投為例,不少歐羅高息債券的投資者,都透過增加利率敏感度(存續期)的債券投資,令投資組合於股市下跌時,可以在債券方面取得較高回報。
目前歐羅區的利率超低(甚至負利息),加上歐洲中央銀行於6月起將企業債券納入其買債計劃,都是利好債市表現的元素。行業方面,金融業(尤其是次級銀行債券)債券的估值較為吸引,是投資者不容錯過的機遇。
新興市場債券是過去幾年被忽略的資產類別。目前歐洲股市短期內面對不明朗因素,市場焦點預料再轉到經濟增長率較高的新興市場,當中政府債和企業債的風險普遍低於股市,加上受到美元支持,令新興市場(美元)債券顯得吸引。
新興市場債券成黑馬
根據摩根大通EMBI環球多元化(美元)指數,以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債券,自今年6月24日英國公投支持脫歐後截至7月4日,累積升幅高達1.7%(以美元計),相反MSCI歐洲指數則下跌4.3%(以歐羅計),加上較低的波幅【圖2】,新興市場(美元)債券可說是投資者不容忽視的投資黑馬。
新興市場債券為投資者帶來較可觀的利息收益,對目前銀行存款利率接近零的香港投資者來說甚具吸引力。
新興市場債券孳息(截至7月4日)約為4.88厘,故能於近期吸引資金流入。隨着英國公投決定脫歐,美國聯儲局加息的機會預料降低,有利新興市場(美元)債市表現。香港投資者不妨將焦點放到債券市場方面,同時賺取票息收入及潛在的債券升幅,可謂相得益彰。
作者為景順零售業務部總監。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炒滙不是買大細 |
上一篇: | 避險情緒高漲 金銀投資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