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6日
部分讀者可能使用過亞馬遜服務。對於港股投資者,可能視亞馬遜是一間高增長不賺錢的網上購物平台企業。對於美股投資者,亞馬遜可能有另一種令人興奮的感覺。
兩頭馬車,發展更佳。過去亞馬遜主攻百貨,現時改變單一發展模式,增加Amazon Web Services (亞馬遜網路服務系統,簡稱AWS),建立一個雲端運算平台,提供資料運算、儲存、數據庫等服務,主要目標客戶為企業、政府機構及學府。雲端服務加上零售,亞馬遜發展兩項高增長業務,對投資者更吸引。
AWS本少利大
AWS生意本小利潤大。據亞馬遜最新公布的第三季業績,北美、國際及AWS收入分別為150億、83億及21億美元,北美收入是AWS的6倍。
在經營利潤方面,北美、國際及AWS分別為5.3億、-0.6億及5.2億元,北美及AWS的經營利潤差不多,換句話說,北美網上零售生意與新發展的AWS經營利潤相差無幾,可見,這是亞馬遜「不務正業」的背後動機。
雖然亞馬遜網上零售非亮點,但表現已經良好。在北美市場,生意持續高增長,第三季業績按年上升28%,較去年同年23%,按年再升多5個百分點。
另一邊,國際市場第三季升7%,較去年同年14%,下跌7個百分點。撇開滙率因素,國際市場第三季升24%,較去年13%,急升11個百分點,可見,國內外網上零售表現向好。
今年先後有多間公司加入本港網上零售戰團,CEC國際(00759)旗下759阿信屋,HKTV Mall等,企業不約而同面對運輸成本高企問題,並為此大傷腦筋。亞馬遜擁有自己的貨存,與前兩者的網上商業模式差不多,而且亦是全球同類企業規模最大,值得本港同業參考。
運費支出堪借鑑
貨運成本挑戰大。在2014年首9個月,亞馬遜貨運成本佔生意額10%,今年同期已升到11.2%,按年上升1.2個百分點,這足已令亞馬遜額外支出17億美元(133億港元),平均每個月增長15億港元。有一點值得注意,亞馬遜身為行業龍頭之一,控制貨運成本佔生意額亦有困難,內裏原因待年度業績是否詳述再與大家跟進,因此,本港同業在規模有限下,貨運挑戰或更大。
大家可能對上述亞馬遜的雲端生意「唔夠喉」,要如何早着雲端先機?明天繼續。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FDI對香港的重要性 |
上一篇: | BYOD提升企業溝通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