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8月19日

EJ GLOBAL plus 消除斑塊

阿茲海默症藥延緩失智

世界衞生組織(WHO)推算,全球有超過5500萬人患了腦退化症,當中六成至七成(即3300萬至3850萬人)受阿茲海默症困擾。醫治阿茲海默症的藥物面世,被視為研發各類腦退化症藥物的重要里程碑,但病人和社會需要意識到這類藥物仍有很大局限。

坊間現時主要談論兩隻阿茲海默症藥物,一隻是Lecanemab(市面發售時的品牌名字為Leqembi),由美國渤健(Biogen)與日本衞材(Eisai)合作開發,7月獲美國全面批准使用;另一隻是美國藥廠禮來(Eli Lilly)研發的Donanemab,尚在等候批核。兩種都是注射式藥物。

早期患者最有效 無法根治

普遍人對藥物的認知是治癒疾病的東西,但阿茲海默症藥物暫時只能減慢疾病惡化。試驗結果顯示,Lecanemab可以讓早期患者的病情延緩惡化27%,Donanemab則能把初期發病者記憶喪失和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減慢60%,而病人最終還是會失去認知能力,只不過是延遲幾年出現。

這兩隻新藥主要對早期患者有效,意味很多阿茲海默症病人不能受惠,而且帶有腦腫脹和腦出血的潛在副作用。因此,醫生和病人事前要把用藥的好處和風險考慮清楚,而藥廠需要進行更多臨床實驗採集數據,前線醫生才能就應否用藥向病人提供意見。

不過,對科學家來說,這已經是重大突破,因為以前給予阿茲海默症病人的所謂藥物,僅能減輕症狀引致的痛楚。在這個新基礎上,起碼為日後研發出終極治癒阿茲海默症藥物帶來曙光。至於病人及其家屬也要有心理準備,用藥後只能維持一定認知能力多幾年,病人也有機會完全感受不到差別。

當今最流行的阿茲海默症成因理論,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有科學家提出,人類患了阿茲海默症是因為腦內積聚了稱為澱粉樣蛋白(amyloid)斑塊,一旦清除這些斑塊就能治病。

上述兩隻阿茲海默症新藥證明了「澱粉樣蛋白理論」,之前針對澱粉樣蛋白的藥物效用不彰,但Lecanemab和Donanemab都成功透過移除這種物質的斑塊來延緩病情,為藥物研發找到新方向,也鼓勵各大藥廠重新向腦退化藥研發投入資源。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