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6月16日

鄺健銘 EJ GLOBAL plus 信觀點

小國辦峰會 中立形象不易攞分

美朝歷史性峰會,在新加坡舉行。新加坡如何成為舉辦地,有何小國生存之道,北韓能否複製「新加坡模式」,峰會如何影響中星關係,都是值得探究的有趣問題。

峰會選址敲定前,按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其他選項還包括板門店、蒙古、印尼、泰國、瑞士,當中瑞士的條件,與新加坡不相伯仲。今年4月,瑞士外長訪華時,便放風說瑞士願舉行峰會,而按《海峽時報》所列的選址考慮標準,包括保安安排、中立性、與平壤距離、與美朝兩國關係、對全球媒體吸引力等,瑞士與新加坡條件一樣。

星親西方不去殖 朝不適用

最後選址新加坡,原因有四:(1)美方人員希望能建立較強勢形象,故此不希望在板門店舉行峰會;(2)瑞士與北韓距離較遠,構成保安問題;(3)美國屬意在新加坡舉行峰會,某程度上反映新加坡是美國較信任的亞洲國家;(4)按新加坡官方說法,北韓不抗拒新加坡的兩個原因,是北韓在新加坡設有大使館,雙方也有貿易關係。此外,新加坡人創立、為北韓提供企業培訓的非政府組織北韓交流中心(Choson Exchange),亦增加了新加坡的本錢。

新加坡舉行峰會,背後的外交思維及小國生存策略,與瑞士或北歐國家芬蘭並無二致。這些國家的外交政策共通點,都是以中立形象,透過推動世界和平,增加國際聯繫,提高國家威望與影響力,進而方便參與全球事務。歷史學家Beatrice Veyrassat認為瑞士外交成功之處,在於其靈活與實用主義的特點,這些讚詞同樣適用於新加坡。芬蘭等北歐國家建立宣揚和平的中立形象,是要避免大國衝突對本國產生溢外效應(Externality)、阻礙國家發展。芬蘭外交部資助國際調解工作,2005年芬蘭首都赫爾辛基(Helsinki)亦是印尼政府與亞齊獨立運動組織(GAM)簽署和平協議之地。

新加坡既進行國家層面的務實外交,也有透過如新加坡國際基金會的平台,推動國際網絡串連,背後思路有兩點:第一,新加坡官方向來強調,國家競爭力,繫於與世界的聯繫程度。今次隨峰會而來的超過2500位全球媒體記者,就能為新加坡品牌新一輪全球宣傳製造更多可能;第二,主動參與全球事務,對屬外向型經濟體的新加坡的發展有利。新加坡外交史的特別之處,在於李光耀因素。1990年代,李光耀運用個人聯繫,令兩岸得以在新加坡舉行歷史性的「汪辜會談」,這亦是2015年新加坡舉行「習馬會」的重要背景因素。

峰會後,外界猜想新加坡會否成為金正恩的未來國家發展藍本。北韓要移植「新加坡模式」,挑戰不少,而且新加坡的經濟發展經驗,也非完全適用於北韓,因兩國至少有兩大差異:發展軌跡和地理特徵極為不同。

輿論多會將新加坡的成功,歸功於李光耀的精明發展策略,但這說法忽略了當地的歷史脈絡。新加坡獨立前,英國人曾因地緣政治考量,暗中扶持曾留學英國的李光耀,這意味從一開始,親西方就已成為新加坡建國的一大基礎。新加坡獨立後,沒有刻意與英殖切割,「Let Raffles Stand Where He Stands Today」被視為國策,背後目的,就是向西方示好以吸引技術、人才與資金,助當地快速發展;「新加坡模式」的幾個特點,包括視世界為腹地、重視英語、用人唯賢(Meritocracy),亦因而深受英美模式影響。新加坡親西方的世界觀至今仍清晰可見。今年年初,新加坡政府宣布於翌年紀念英人萊佛士(Stamford Raffles)開埠200周年,反映英殖記憶被視為國家歷史重要一環,這在今天的香港,是難以想像。相較下,北韓在韓戰後,卻與西方世界產生了巨大鴻溝。

新加坡與北韓地理特徵不同,亦意味兩國的經濟發展策略優次不盡相同。新加坡官方經常強調,國家細小,最大資產是人力資本,故此國家經濟發展要務,是積極連繫世界,滙流全球技術、資本、人才,着重服務經濟突破地理限制。新加坡處於極具戰略價值的馬六甲海峽,亦為國家連繫世界提供重要助力。而北韓面積比新加坡大近170倍,人口多約4倍,國內豐富礦藏和工業發展,曾一度令北韓比南韓更富裕。

北韓靠攏美國 中星關係現暗湧

從中星關係角度看,峰會未必只為新加坡帶來好處。近年中國對新加坡親美的戒心愈趨明顯,中星矛盾升溫。2017年7月,李顯龍曾公開澄清新加坡與美國並非盟友關係,這不無平息中國疑慮的用意。但今次峰會,大概仍會刺激中國。同樣在2017年,美國薩德(THAAD)防空系統進駐南韓,觸發中國強烈反彈,「限韓令」因此而起,說明朝鮮半島局勢與中國國家利益關係密切。如今中國缺席峰會,美國在共同聲明向北韓提供安全保證,北韓勢向美國靠攏,特朗普在記者會貶低中國在峰會後續發展的角色。

若毗鄰中國的共產政權盟友逐漸遠去、東北的中國勢力圈被打開缺口,對中國而言,這絕對是比薩德進駐南韓更嚴重的挫敗。面對如此外交壓力,選址所反映的美星關係,或許會為矛盾日益明顯的中星關係帶來更多暗湧。

鄺健銘  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碩士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