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6月16日

譚信非 EJ GLOBAL plus 信觀點

承諾如吃生菜 「封建王權」豈可盡信

舉世矚目的美朝峰會,歷經一波三折終於在新加坡舉行。這場會晤的意義重大,在於它帶出一個實現半島無核化、和平穩定的新希望。但其意義也僅止於此,這個新希望能否有實際行動支持它延續下去、美朝兩國能否信守承諾照本子辦事,看金氏政權的往績和邏輯,實在令人不敢寄予厚望。

這次北韓70年來首次和死敵美國元首會晤,以一紙《聯合聲明》完場,聲明重點有:兩國願建新關係促成半島持久和平、特朗普總統承諾向北韓提供安全保障、金正恩承諾努力邁向半島無核化、兩國送還對方的韓戰士兵遺骸。

北韓政權的一大特點,是世襲罔替。金氏祖孫三代人的統治,早被定型為是「偉大血統」的必然結果,在北韓,對元首的宣傳不是「個人崇拜」那麼簡單,而是赤裸裸的封建洗腦──無條件効忠帝王及其血脈。美國的政權每4年就有可能更替,北韓的政權卻是世襲的。

要延續這種體制,核武無疑是一張最好的牌,而且收穫甚豐:如今大國高官紛紛前往平壤覲見金正恩,大國元首又紛紛邀請金正恩來訪,金正恩從一個可笑的形象搖身變成搶手的香餑餑;最近兩次訪問中國、一次前往板門店南側、這次前往新加坡,都受到接待國極為隆重的禮遇,以至於北韓中央電視台在金正恩返國後,迅速播出長達42分鐘的全程紀錄片,解說詞一再強調金正恩如何受到全世界人民愛戴、紛紛夾道迎接。沒有核武,金正恩、北韓,何曾如此被禮遇重視過?

30年來邊說棄邊試核

看看這30多年來,北韓在核問題上都做了什麼承諾、結果又是如何。

1985年,北韓為了阻止南韓發展核武,游說南韓一起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

1991年12月,兩韓簽署《朝鮮半島無核化宣言》,承諾不試驗、不製造、不生產、不接受、不擁有、不儲藏、不部署、不使用核武器;和平利用核能;不擁有核再處理設施和鈾濃縮設施。但1992年,美國衞星就發現北韓有秘密設施逃過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檢查,提煉核彈原料。北韓隨後宣布退出NPT,經過一輪討價還價,到了1993年6月,又宣布不退出。

1994年10月,北韓和美國在日內瓦簽署框架協議,北韓接受美日韓提供輕水式核反應堆以生產電力、接受美國的燃料援助,承諾不再發展核武器。

2002年12月,美國再發現北韓的核武計劃從未中止,美國總統特使凱利(James Kelly)親赴平壤交涉,北韓正式承認正在提煉可作為核彈原料的濃縮鈾。兩個月後,平壤宣布解凍核武計劃、驅逐IAEA核查員出境。2003年1月,朝鮮宣布正式退出NPT。

2006年10月,北韓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此後,面對接踵而來的聯合國制裁,北韓發展核武和長程投射載具的步伐就沒有停下來,迄今共進行6次核試爆、多次長程導彈試射。如今,北韓的洲際導彈已經能覆蓋半個地球。

金氏三代統治北韓70年,手法萬變,但不離其宗:金氏政權不可動搖。金日成時代,得益於東西方冷戰和北韓的地緣戰略價值,北韓在共產陣營中左右逢源,撈取政治地位和經濟利益。到金正日時代,共產陣營外援中斷,發展核武成為訛詐西方國家的策略,實際上也達到了預期效果。

如今金正恩時代,真正擁有了核武力,卻遇上同樣行事不依常規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加上抱有強烈大一統情懷的南韓總統文在寅,金正恩也高明地利用手上的核武,釋出善意、主動出擊、打破孤立,許下一個又一個美麗的承諾,換取外界熱烈的期待和積極回報、放鬆封鎖。

憑什麼相信這些承諾不會又是金家的空言呢?特朗普在記者會上說,以前北韓的承諾沒兌現,那是因為以前的美國總統很糟糕,搞砸了,現在他才是美國總統,不一樣。特朗普的這份「自信」,其實和金正恩的承諾一樣,是空妄的。

峰會落幕,特金二人言笑晏晏各自回家,接下來那一紙聲明的承諾該如何兌現,才是真正角力的開始。若連最高級別的王對王談判都無法產生積極效果,以後再有分歧,也已經別無他路,朝鮮半島局勢,將在經歷目前一段短暫的平和期之後,比過往更不穩定。

譚信非  資深新聞工作者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