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0日
乘升降機上到13樓中國會,再沿樓梯步上15樓,幾位先行到埗朋友走出露台瀏覽中環夜色。黑雨過後,一切還未回復過來,不知為何,忽然想起北宋詞人周邦彥名句:「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心中默念到「夜深月過女牆來,傷心東望淮水」,便情不能已,回頭返回室內,灌一口不斷升起泡的香檳,有酒今朝醉好了。
位處舊中銀大廈的中國會,九十年代初由鄧永鏘創辦不久,乘採訪之便得窺這所高級華人私人會所面貌,聞說不少擺設都是古董,畫作都是名家真跡……雖然30年人事幾番新,世局也翻天覆地,但會所典雅氛圍至今未有褪色。
一年總有一兩次在中國會吃飯,直至年前才在朋友家中認識兩位大廚剛哥和叉燒文,兩位都是操練有素的大隻佬,好幾次在爐灶前看他們功架,手瓜起𦟌並不粗枝大葉,工夫仔細到不得了。這一晚應高錦先生之邀在中國會吃懷舊宴,既然窗外如周邦彥詞所說「空餘舊跡鬱蒼蒼」,不如細意品嘗似水流年的往昔滋味。
膾炙人口
打頭陣菜式有「金錢蟹盒」和「金錢雞」。不知大廚有意還是巧合,身在各大銀行總行之間,連前菜都「金錢」掛帥,誰不知香港未成為金融中心以前,這兩道小食已在粵港澳膾炙人口。當晚在席有本地知名大廚班哥、李文基、邵德龍、李文星外,還有法國美食會會長Steven呢,兩個大隻佬又怎會失禮人前!
大家力邀他們出來飲一杯,侍應三催四請都說走不開,直至「桂花蟹肉炒金勾翅」及「手撕燙手乳豬」出場,才明白他們的確抽身不得原因。「桂花蟹肉炒金勾翅」捧上來,一眼已看到炒功厲害,又出奇地好味,剛哥說分開炒的工序懶不得;至於叉燒文親手烤的乳豬,火路極之均勻,可見掌火一刻都不容鬆懈,麻皮相當鬆脆。燒得完美,還要乳豬本身要好,於是造就它成為招牌名食。
肚尖美食
也難得有炒肚尖,這道菜最麻煩切豬肚尖,還要把西芹、味菜、青椒、葱度切成大小相若小塊,再加矜貴欖仁,行內人當然知道「工夫竇」。最妙必屬「單尾」口味頗重,起初以為是「迷你糯米雞」或「迷你荷葉飯」,原來平生第一次吃的「陳香荷包梅菜扣肉飯」,實在抗拒不了那件肥瘦分明扣肉,結果整包飯吃掉。飲飽食醉走在寂靜中環街頭,滿腦子盡是懷舊好滋味。
(編者按:梁家權最新著作《沒有星星的美食》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假作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處有還無 |
上一篇: | 黑漆漆牛油果 Hass稱霸隱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