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日
以前有些酒樓餐廳入口處標明「衣冠不整,恕不招待」,近年已很少看到這種告示,不過有些酒店扒房和私人會所,仍有着服要求,老牌會所「香港會」和馬會一些食肆要求客人穿正裝,男的要穿西裝領帶,另外一些餐廳雖然可以穿便服,仍要有外套,不能穿牛仔褲之餘,無領上衣、拖鞋式涼鞋全部被禁。
着服要求可以營造一種正式或優雅氛圍,不過現代人衣着講求個人風格,也多數喜歡簡約,有些人認為衣裝規範具有歧視性,更與限制人們言論和思想自由扯上關係。
以前父母認為坐飛機是身份象徵,一定「執到正」,現代人對於坐飛機並不認為是什麼一回事,上機衣着以簡單舒服為主,可能由於過份﹁簡單」。美國一些航空公司開始對乘客衣着作溫馨提示。美國幾間具規模國際航空公司,已明文要求乘客要着裝得體,衣裝欠衞生、有氣味、猥褻、淫穢或明顯具有冒犯性,可能被禁止登機。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報告顯示,去年全球不守規則旅客事件,較前一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七。去年每五百六十八趟航班中,出現一宗不遵守規則事件;二〇二一年每八百三十五架航班只有一宗。有心理學家認為,在飛機上衣着得體,可能會表現得更加內斂,航空公司可能基於這理論,作出一些着服要求。
就個人而言,搭飛機稍微打扮一下,既是尊重自己,也是對同機乘客的尊重,大家有緣乘坐同一班機,互相尊敬,令自己和他人舒服一點,何樂而不為。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