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3日
少年時闖蕩江湖。文革全國大串連、被驅下鄉耕田……不管到哪裏,隨身必帶一個搪瓷漱口盅,易洗耐摔。旅途常見人家帶的巨型漱口盅,盛飯是它、洗臉也是它。
想不到五十多載後,諾曼第海邊吸負離子;行囊中,居然又添了一隻搪瓷漱口盅。夠懷舊了吧?盅上印的不是「向雷鋒同志學習」;而是年份更古的「OVERLORD/D-DAY/6.6.1944/NORMANDY」。白搪瓷身,貼有藍白紅六角形法國旗,標明「法國手工裝飾」。做舊效果的持槍美國大兵。哦,原來盟軍登陸諾曼第八十周年近矣,諾曼第沿海已在造勢!
今年6月6日,馬克龍總統來到登陸所在Calvados省。在我參觀過登陸水泥橋墩的Arromanches鎮,宣布七十九周年紀念開始。同一天,《費加羅報》新創電視頻道,播出一部法國製詳盡紀錄片《1944年6月6日黎明之光》。
人類有史以來最「氣吞萬里如虎」的正義征戰。登陸諾曼第幾小時後,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在BBC宣告,16萬盟軍士兵、乘坐7000戰艦、1.1萬戰機沿海岸護駕。我們一次又一次親臨沙灘,永遠驚詫於居高臨下的德軍,焉能不任意掃射一覽無遺向上衝的盟軍?無奈潮漲不等人,風高浪又急。隨軍攝影師羅拔卡帕(Robert Capa)見證道:「第一輪炮聲震聾了我們的耳朵,人人趴低在嘔吐,根本管不了旁邊發生什麼。」
我搜集的這隻搪瓷漱口盅,另一側畫着登陸五大海灘。其中奧馬哈海灘最慘烈,陣亡3000美國子弟兵。艾森豪威爾幾乎下令喊停Overlord行動。幸而搪瓷盅上最末的Sword Beach,英軍進展良好。
在Bernières-sur-Mer鎮,一部自動攝影機,留住了Juno Beach第一位倒下加拿大兵的影像。第一間被解放的諾曼第民宅,是上百人犧牲換來的。我拜祭過加拿大士兵公墓,十字架飾以加國象徵楓葉圖案。海濱樹林蒼翠,海鷗群集,叫聲洪亮。
搪瓷杯上,美英加法國旗飄揚下,士兵頭盔密集,教人想起「戰殘白骨尚盈丘」……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