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日
剛說過,私房菜只要有性格,不忌地點偏僻,反而成為賣點——那種隱蔽感,增加了客人冒險的刺激。
這天就是有趣經驗。朋友說,有家西班牙私房菜要休業了,他在最後一晚訂了一桌,邀我參加。
名為Comilonas,在西環尾,從堅尼地城港鐵站走過去,愈走愈荒涼,轉入私房菜所在的西寧街,第一座建築物就是公眾殮房……不由大奇:是什麼足令這私房菜存在了12年?
兩個字:性格。
偌大工廈單位內,這晚只有一張長枱,招待我們13人;經營者是對夫婦,丈夫是廚師,來自巴塞隆拿,妻子是華人。
吃了個九道菜晚餐。菜做得頗有特色,譬如說,葡式「薯蓉馬介休」大都用了奶油,他們卻不用,薯蓉吃起來比較清,但馬介休和乳酪相加,焗得微焦,卻有幾分粵式鹹魚香味;最好吃豬肩肉——經過冷藏滅菌,故肉呈嫣紅色,吃起來很嫩;以煙熏方式烹製,肉香和煙熏香味在齒頰間交融;海鮮飯濃鮮,只稍欠彈性……好些菜或許在一些餐廳吃得到,特別在於菜做得有種家庭風味。
不同於一般進餐,還同時是一程文化之旅:廚師Lluis Tarrida很熱情地介紹每道菜的特色和吃法;好像開始的第一道菜,他教我們將蒜頭刮在麵包表層,下鹽,跟着又將番茄刮上去,再加火腿、風腸而吃;吃蝦的方法,先將一片薄麵包蘸碟底的醬汁和加一兩片大蒜,吃完麵包再吃蝦……果然很滋味。
更不止,Lluis 頸項吊着一片恍若璧玉的牌子,優雅好看——原來用廢木做的;餐廳裏獨特的燈飾,都由他一手一腳設計、完成;單位裏有間工作室,擺滿各種工具……他是廚師,也是藝術家。
有點相逢恨晚,但吃到這裏的最後晚餐,留下美好記憶。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