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19日

蘇瑞雯 藝述樹窿

先處理心情 再處理事情

電視節目《和解在後》令我感動,節目雖是圍繞調解員工作,其實是描述各主人翁們困惑於不同處境及經歷的內心故事。對白「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簡單卻貼地,這何嘗不是自己做治療師時,陪伴不同個案面對困境的其中一個提醒?我的演繹方式是「別被情緒牽着我們走。」

人是感情動物,有情緒感受,舉例:一個人內心充滿焦慮,徬徨地向我訴說沒辦法做任何正確決定,總覺得每個決定都是錯,希望我協助。這時候,我總會說不如先讓我們安定心情,慢慢面對內心焦慮,究竟這焦慮不安如何形成?是來自別人眼光及期望?曾經失敗的經驗?還是其他?我們如何面對焦慮來源?當大家嘗試梳理情緒,不再被情緒牽引時,慢慢可能會發現事情未必如想像中糟糕!相反,如果一直被情緒主宰,哪有空間處理事情?

為自己找回出口

芸芸故事中,有一集尤其觸動我心。故事講述廖子妤飾演的邊青,年輕迷失絕望時,在網上討論區結識另一名同樣絕望的少女,並相約自殺,最後廖子妤獲救,少女卻走了。廖因而被控教唆他人自殺,罪成被判入獄11年。獲釋後,發現患有第三期腦癌,她很想在離開世界前向少女母親、李麗珍飾演的莊太,親口道歉。而李麗珍自女兒自殺後,情緒深受困擾,終日自責不是好媽媽,沒有好好關心女兒,不單吸煙成癮,更有自殘行為。猶幸,最後她終於願見廖子妤,從她口中得悉女兒當年困境以及臨終前已原諒母親。李麗珍終願意放下執着、嘗試釋懷!

這個故事,看到了放下執着、接納、原諒及寬恕。當中和解的不只是故事中幾位主角,是主人翁和自己的一場和解!為自己找回出口!

很喜歡電視劇主題曲《記得梳頭》一句歌詞:「如果好想重新開始,請找塊鏡子,和解應該由心開始,躁與鬱先棄置。」

現實生活中,作為治療師,透過不同的藝術創作過程,好比陪伴個案找回一面鏡子,看清內心真正須要,由心出發,好好面對及處理情緒,不單為自己找出口,更給自己一個機會!

作者為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 處理好情緒生活,精神訊息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