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7日
一個地方要鼓勵運動發展,首先要制度容得下他們。剛過去的美國拜倫尼爾森高球賽,首戰美巡賽的基拿夫(Will Knauth)經過兩輪之後,無緣晉級,但比賽期間有粉絲索取簽名,令他笑逐顏開。
「說真的,我不會買飛入場看自己比賽,也想像不到現在會出戰人生首場美巡賽。」年僅24歲的基拿夫目前仍是業餘球手,被視為高球界明日之星,藉去年獲頒「拜倫尼爾森獎」而得到今年參賽席位。這個獎項是綜合學術、球場成績和社區貢獻的評分,他是2008年以來首位獲獎的丙組球手。
文武雙全
基拿夫在球場上寂寂無聞,但周身刀、張張利,既是合資格機師,又是小提琴表演者,現時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統計學博士,文武雙全。上季大學丙組賽事,他參加的所有比賽也能躋身前8位,兩度封王,平均桿數冠絕群雄,前途無可限量。
世事如棋,整個家族沒有人識打高球,基拿夫在8歲之前也不知道小白球為何物,那年度假期間,有會所職員借給他3枝鐵桿,讓他在發球區試玩。試玩結束後,職員贈給他一支二手推桿,後來家人再買了幾支球桿給他,從此踏上高球路。他說:「計劃不及變化快,從未想過小白球會在人生出現。」
今時今日,只要燃起學習興趣,辦法總比問題多,基拿夫雖然無錢請教練或向家人求教,藉網上睇片自學,加上邏輯方面的天賦,很快就打得心應手。「我在本地賽事報名費只須8美元,贏到冠軍之後,就用比賽獎金資助自己訓練。」他在高中是全班唯一打高球的學生,課餘時間要不在球場訓練,就是利用電腦模擬器練習揮桿。
「運動員要兼顧學業和比賽殊不簡單,下學年開始要做研究,放在高球的時間必定減少。」基拿夫透露5歲開始拉小提琴,中學參加表演,收入存起來用作參加高球賽事,畢業後會否轉為職業球手仍屬未知數,「在拜倫尼爾森高球賽,很多球手實力比我好,沒有人在讀統計學博士,我不知道將來會否成為職業運動員,只知道路一直都在。」現代社會,通才比專才更吃香。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港公路單車摘6牌 |
上一篇: | 周一主要足球賽果及主要足球賽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