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9月21日

顧小培 康和健

強迫的選擇

我相信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喜歡嘗試吃新東西的,也就是,他們對從未吃過的食物特別有興趣,樂於一試。另一種人若給他選擇,寧願找「舊好」。我屬後者。我心目中最上佳者,乃是媽媽做的菜,從小吃慣,有特別好胃口。否則,只要是港式家常小菜,一般都沒問題,尤其是遇上例如「駝背佬扯大纜」(蝦米節瓜粉絲煲)、「亂棍打死牛魔王」(牛肉炒四季豆)之類,大可以連盡兩大碗飯。如果往食肆進餐,我往往是老馬,只懂識途回到一些老地方,甚至將地點與其「招牌菜」(我心目中的)連在一起:去鏞記是為了燒鵝,去鳳城等同吃粉果;或者反過來,歷久未嘗杏汁白肺湯時,自會想到陸羽。

那並不等同說我從不嘗新,只不過,每每踟躕不前,可免則免。所以,儘管有人提議什麼「油渣麵」、「焗禾蟲」,我一直效法大禹,屢過其門不入,又豈止三次?只是,如果有一天勉為其難嘗過某些後產生好感,自會令選擇增加了,例如吃日本魚生。但也並非來者不拒。例如曾有朋友奉上一隻鮪(金槍魚)的眼睛,足足有一個碟子般大,說是難得,請席上所有人分享;我是碰也不敢碰的。又例如三文魚,有飲食專家告誡不可隨意取之生吃,我亦避之則吉。

歸根結柢,進食能有所選擇,乃是福氣。比較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我們處於香港的,算是幸福多了。有的時候,甚至可以在選擇之外,求諸他人(例如美食家)之助,得到好的推薦。

不少西餐廳作興在牆上掛上「是日廚師特選」的牌子,上面用粉筆書寫一些菜單中並沒有常置的佳餚,其中每每真的是廚師當天在市場中尋獲的時鮮。日本人更進一步,始創「廚師發辦」(Omakase)的飲食之道。

著名食評家蔡瀾解釋,一般客人都是按自己喜好點菜,廚師則會一方面介紹食材,同時講解;雙方有來有往。客人試過了,或者想起之前吃過的,問說有沒有,和廚師交流起來。之後產生一種「交給你」(makasu)的關係。他說,那就是makase(動詞)的源來。在Omakase一字之前的O是敬語,並沒有意思。

蔡瀾在臉書上指出,現今香港流行打着Omakase幌子的菜館,不少都是虛有其名,「看着那七八塊捏着大糰飯的壽司,用的多是來平衡收入的魚蝦,不想吃也逼你動手;那不叫『鮨』,叫刑罰。」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