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9月19日

顧小培 康和健

實幹才是道理

臥薪嘗膽,說的是春秋時代越王勾踐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事實上勾踐有沒有「臥薪」?歷史記載中找不到根據,這個說法只見於一些文章中。但他的確曾「嘗膽」,那卻是正史也有述及的。《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說他「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為的是不忘「會稽之恥」。

吳越兩國,之前一直不和。《史記》記載,勾踐的父親越王「允常」與當時的吳王「闔廬」經常互相攻伐。允常去世後不久,闔廬就「興師伐越」,但被勾踐用奇兵擊退,連闔廬也在戰鬥中因傷而陣亡。其後「勾踐聞吳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報越」。他聽聞繼任的吳王「夫差」勤於練兵,顯然是為了復仇,於是「欲先吳未發往伐之」,想先發制人。但這次卻戰敗了,最後「餘兵五千人保棲於會稽。吳王追而圍之」。他窮途末路,只好投降,卑躬屈節,甘願俯首稱臣,求夫差赦他一命;夫差同意了。那就是所謂「會稽之恥」。

勾踐被赦後,返回越國,「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弔死,與百姓同其勞。」刻苦奮發,勵精圖治。

過了幾年後,夫差好大喜功,為了立威,「會諸侯於黃池」,連國中所有精銳的軍士全帶上了,太史公描述說「吳國精兵從王,惟獨老弱與太子留守」。勾踐於其時乘虛而入,「伐吳。吳師敗,遂殺吳太子。」再過數年,吳國滅亡。

《左傳.哀公元年》也有記載,說的卻是勾踐在會稽戰敗向夫差投降求赦時那個段子。當時有一位大臣伍員諫說夫差,勸他不得放勾踐一馬。他引用一句前人的話,「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樹立德行,須不斷滋生培植;去除疾患,非趕盡殺絕不可。但夫差不接納他的意見。伍員退下來,「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他對人說,越國此後可以有「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再過二十年,吳國將會敗亡,成為一如泥沼之地。

上述有關吳越之爭的整件歷史過程,須注意的不是臥薪嘗膽,那只不過是越王勾踐為了堅守雪恥之志,而加諸於自身一種砥礪的伎倆而已。其目的是,藉肉體的痛苦,勉勵自己不可以忘記之前失敗時遭受到的屈辱,須一貫地持之以恒,埋頭苦「幹」。該怎麼樣「幹」?那才是更須注意着重的。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