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6月6日

顧小培 康和健

學術上的命名

文字是人類用以作記錄的符號,屬「視像」形式的表現。在原始時期,這些符號與圖畫無異,絕大多數是以形表意,發展下來,也有些是以形表音的。後者乃是為了切合言語的發聲,逐漸演變成拼音文字。在中國,一貫以來都以圖形為主,是為象形文字;之後,在這基礎上發展出所謂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與本來的「象形」合稱為「六書」,那是由漢代的學者歸納而成的一種結構性理論。

只要一天有人類存在,文字就一定不會湮滅,因為人與人之間必有溝通,代與代之間必有傳承,兩者都少不了文字這個媒介。具系統而被普遍使用的文字,可能只有數千年的歷史。一些比較遠古時期在某些人類聚居地方(例如在埃及古文明時代)出現的,早已是式微而被摒棄了。只是在中國,我們仍在使用4000年前甚至更早期已通行的文字。

基於世間事物的千變萬化,新的文字也不斷地被創造出來。用另一個方式表達,可以這樣說,文字正如生物一般,乃是「活」的,能演變進化的。每天都有新的文字在原有的基礎上「生」出來。中國人「造新」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傳統原有字組合新詞,例如將「新型冠狀病毒」稱為「新冠」。

同樣用「新冠」這個例子,可以得見外語(例如英語)是怎樣將新的字「鑄造」(coin)出來的。在從前,一般流行疫症慣以最初發現的地區命名,例如西班牙流感、中東呼吸綜合症。2020年1月,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國際指南」不再在疾病和病毒名稱中使用地理位置,以防止國際社會中的污名化。同年2月11日發布了新冠病毒的官方名稱是COVID-19,其中英文字是Corona Virus Disease(冠狀病毒疾病)的簡稱,數字19代表2019年。

及至這病毒出現新變異株B.1.1.529,世界衞生組織把它命名為Omicron,那源自希臘文的字母,但在輪序中跳過之前另外兩個字母Nu和Xi。當時並沒有解釋原因。及後有人推測,這樣做是為了避免Nu與new(新)發音相似而混淆;至於Xi,則是因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姓氏「習」拼音正是Xi。

在1985年,一位德國女科學家做實驗時,在果蠅身上發現了一種蛋白質,並發覺此物竟能為牠抵抗一些真菌的侵襲。她大表驚奇,不禁低呼:「真奇妙」(Das ist ja toll);之後這蛋白質被命名為Toll;在德文中,乃是「奇妙」的意思。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