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6月3日

顧小培 康和健

脾之氣

廣州話有一個「郁」字,發音一如「肥沃」的「沃」,解作「在動」,例如「郁身郁勢」。這是俗寫,正確的寫法是「豎心邊」旁加一個「有」:㤢。《玉篇》、《集韻》、《類篇》、《字彙》都載有此字,其義不單單是指一般的動作,而是專門用來描寫「心動」。現今有很多人提倡多用廣州話,說不要讓它湮沒,原因是其中用字每每淵源甚古。「心郁郁」這個詞正是一個好例子。

人類「腦」中的思與念,本來全是神經上的操作,卻往往在表達之時,被「心」騎劫了。不論中外,都將情緒方面的活動和狀況,歸功(歸咎)於心。那可能是源自大家天生的感覺,更甚於生理上的實際運作。人人不約而同都萌生了這種概念,於是顯示了在言語表達時「心腦不分」的混淆狀態。究其實,心臟像是一個泵,其「動」只不過是推動循環系統中血管內的血液,從而產生物流的作用而已。

上述這種有關人體生理功能方面的「誤會」,尚可見於另一個例子,那也牽涉到中西醫之間不同的見解。

中醫說的「五臟」、「六腑」,前者是心、肝、脾、肺、腎,後者包括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其中的三焦沒有具體的形態。西醫只談實際上能見到的實物,所以沒有三焦,卻多了另一些例如胰臟的器官。

中西醫兩者所說的「脾」,尚有很不一樣的解釋。西醫具體地解釋說,脾臟與淋巴和血液有關,是體內最大的淋巴器官,能生產淋巴球。它亦處理大量的血液,包括將其過濾,清除血液中的異物、抗原,以及將老舊的紅血球「退役」。脾並有相當儲存量的血液;身體缺血時,脾臟被膜和小樑中的平滑肌可產生收縮作用,將其中的血液擠出。

中醫指脾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統攝血液」,有道是「脾統血,血之運行上下,全賴乎脾。脾陽虛,則不能統血」,「統」這個字解作「固攝」。另一方面,說脾「主管消化吸收」,形容「脾主運化」。運是運輸,化是消化。統括而言,脾將進食了的東西化作養分,然後主導其運送至身體各處。其中的道理可能是,中醫也有胰,但另有別名,叫「膵」,亦稱之為「散膏」;並將胰與脾合在一起談論,視胰為脾的一部分。胰與脾相鄰;而胰的主要功能,正正在於消化食物。

但在上述這些明顯的分歧中,卻有一個奇怪的共通點。我們中國人將情緒上的激烈波動歸咎於「脾」,說對着他人「發脾氣」。英語也有類似的說法,是為vent one's spleen(把脾宣洩出來)。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