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1日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唐代劉禹錫一首《賞牡丹》寫出了牡丹花的不一樣品格,並且有一種獨特之美。牡丹不僅美麗,其根皮乾燥後可入藥,可謂內外兼備,深得不少惜花者歡心。愉景灣新開的中菜館便以牡丹為名,店中裝潢優雅,菜式則結合傳統與創新,讓老饕可以暫時忘卻世俗煩憂,像賞花般好好欣賞美饌的獨特性。
愉景灣是一個充滿異國風情的小區,是不少香港人假日行山及放鬆的好地方,區內有不少特色食店,置身其中,看着一望無際的海景,品嘗着美食,很有閒適愜意的感覺。一間名為「牡丹軒」的粵菜館最近進駐愉景灣廣場,店如其名以牡丹為主題。甫踏進大堂,天花的大型牡丹裝飾絕對是焦點所在,裝潢以紫紅色為主調,這正是牡丹「桫欏美人」品種的色調,帶點高雅艷麗之感,配以優雅灰色傢俬及銅色金屬隔板,塑造出寧謐雅致的用餐氛圍。
餐廳請來有超過25年經驗的朱定國擔任行政總廚,他曾於米芝蓮三星粵菜館唐閣工作,對食物有着堅持和執着,主張少油、少鹽,希望老饕能夠品嘗食物最原始新鮮的味道。店中的招牌菜「三葱爆龍蝦」便盡顯朱師傅的功力,他曾憑此菜式獲得「美食之最大賞──至高榮譽金獎」。這道菜選用肉質爽彈的本地龍蝦,龍蝦件炸至金黃色後,與紅洋葱、青葱、炸乾葱等一同炒香,最後下花雕酒增添香氣,龍蝦肉入口彈牙,各款配料香氣奪人,甘甜的味道突出龍蝦的鮮味及爽嫩口感,滋味絕佳。
海鮮添鮮味
朱師傅擅長炮製海鮮,以簡單的烹調方式盡現海鮮的鮮味,就如傳統琵琶豆腐的變奏版──「碧綠金湯琵琶豆腐」便做得相當出色。朱師傅將布包豆腐釀入蝦膠、香菇、葱花等,再輕輕捏成琵琶形,下油炸至金黃香脆後,淋上以南瓜蓉及上湯煮成的芡汁,再加上綠色的唐芹、紅色的杞子點綴,整道菜鮮艷奪目,誘人食慾。吸滿南瓜汁的炸豆腐,外皮帶點煙韌內裏軟滑,入口還有彈牙的蝦肉,又鮮又嫩,豆腐香與蝦鮮完美地融合,味道有層次感。
另一道推介的菜式是「皇帝蟹柳炒香苗」,將矜貴的北海道皇帝蟹腳肉做成炒飯,啖啖肉之餘,亦能吃盡蟹肉的鮮味,為了突出皇帝蟹的鮮味,朱師傅加上蝦膏,讓蟹鮮的層次更加豐富。此道菜的做法相當簡單,朱師傅先將蟹腳蒸熟後拆肉,然後與櫻花蝦、蝦膏等做成炒飯,米飯色澤金黃,炒得乾身,粒粒分明,每一口都帶着蝦膏及蟹肉的雙重鮮味,加上飛魚籽的口感,愈吃愈滋味。
手袋形點心
店家的點心亦相當出色,點心主廚陳偉業入行二十多年,曾於營致會館、都爹利會館等任職點心主廚,最拿手創作賣相精緻兼富創意的美味點心,一道「安格斯牛柳手袋酥」盡顯其創意與心思。這款點心造型有如女士最愛的手袋般,而手挽位置更可以拿起,非常精緻可愛。酥皮以人手搓製,餡料有葱花、黑胡椒、安格斯牛柳等,一口咬下去,富牛油香的酥皮發出哢嚓一聲響,跟着便會嘗到嫩滑多汁的牛肉,惹味的醬汁濃而不膩,每啖都開胃可口。
至於「椰香十勝紅豆糕」及「柑桔楓葉酥」則是女士至愛,前者用上香甜軟糯的日本北海道十勝紅豆炮製而成,配上鮮甜的椰汁,口感香軟滑溜,最重要的是甜度剛剛好,偶爾嘗到香糯的紅豆粒,簡單之中見心思;後者則以冬瓜蓉及自家調味的柑橘乾做成餡料,並且以酥皮包好焗至鬆脆,味道帶着柑橘的清新感,可謂色香味俱佳。
安格斯牛柳手袋酥
賣相如手袋般精緻的點心,鬆脆的酥皮包裹着豐腴惹味的安格斯牛柳,每啖都開胃可口。
野菌釀北海道南瓜盅
蒸熟的北海道小南瓜、本菇、雞髀菇、西蘭花、松子仁等,以猛火快炒方式處理,以保存食材的鮮味及營養,味道清新。
碧綠金湯琵琶豆腐
在布包豆腐內釀入蝦膠、香菇、葱花等,再油炸至金黃後,淋上南瓜蓉芡汁,豆腐外香內嫩,還有蝦肉的鮮味,加上甜甜的南瓜汁,層次豐富。
脆皮燒腩仔
妙齡豬腩肉經3次不同程度高溫燒烤而成,燒腩肉層次分明,香脆肉嫩,入口即化。
皇帝蟹柳炒香苗
米飯色澤金黃,炒得乾身,每一口都帶着北海道皇帝蟹腳肉、櫻花蝦等,還有蝦膏鹹鮮的味道,愈吃愈滋味。
三葱爆龍蝦
將肉質爽彈的本地龍蝦炸至金黃色後,與紅洋葱、青葱、炸乾葱等一同爆炒,龍蝦鮮甜嫩滑,滋味無窮。
撰文:區佩嫦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