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7日
朋友充當先頭部隊,試了溫哥華那間高價Omakase食肆。
對於食物,印象不怎樣。跟廚師交談,知道他曾在灣仔一酒店的日本料理工作過。但整晚最掃興的是——食肆很小,只有八個位子,當中有四個操普通話的人是朋友關係,一直大聲講大聲笑,把這裏當作私人地方;其中一個,很大聲的講電話講了十分鐘。
朋友和她的丈夫彷彿誤闖別人的Party,廚師也不好意思,不住向他們道歉。
設身處地替朋友想,這頓花了一千三百加元(約八千港元),為丈夫慶祝生日,卻跟一群沒公德心的人共處一室,是何滋味?金錢事小,對着那些妄人,真係「食龍肉都無味」。
朋友丈夫好幾次想請那群人把聲音降低點,最後還是按捺住了。
這的確是兩難之境——跟他們說了,整晚大家「面左左」,尷尬得很;不說,只有繼續忍受噪音轟炸;更壞結果,是有些人未必能接受別人批評,於是雙方有更惡劣衝突。
相信大家都有類似經驗——總有一些沒修養的人,私人空間和集體空間也分不清楚,說話旁若無人,破壞了共享空間的寧靜。這種人為數不少,甚至不限於貧富、國籍;我和朋友最相類經驗是在中環天婦羅店一寶,座位就那麼十一二個,有幾個人又是喧嘩不堪,其餘顧客——我和另一位外國女士只有相顧苦笑。
這的確是很無可奈何的事,過去總有些潛在的「社會契約」——在高級食肆,尤其是西餐廳,用餐要斯文和安靜一點,但到了今天,共識不再,好些人到餐廳和酒樓用餐都沒分別——大聲公大聲婆實在太多。
社會秩序是不能光靠法規來維持的,人們自律同樣重要。看來,這日本料理店遲早要貼上「寧靜」二字!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鬧市中的一杯宇治抹茶 |
上一篇: | 向微軟Say 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