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5日
矽谷五大巨頭在二○二一年的表現各不相同,它們的市值總計增逾二點四五萬億美元。其中,Google母公司Alphabet成為去年表現最好的科技巨頭。Alphabet股價全年上升了百分之六十五,市值一度達到二萬億美元,僅次於蘋果和微軟。微軟股價上升百分之五十一,進入市值二萬億美元俱樂部。
蘋果上升百分之三十四,距離三萬億美元市值僅一步之遙。Meta(前Facebook)上升百分之二十三;亞馬遜表現最差,全年升幅僅為百分之二點四。
負能量雖然看不見,卻隨時在財富的創造過程中,散發其影響力,二○二一年十一月底,《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刊出五千字的調查報道,揭露Facebook如何變成極端資訊的操作工具。
文章以緬甸近年動盪為例,解釋偏激不實的臉書訊息,如何釀成羅興亞人的種族殺戮。諷刺的是,背後不只族群仇恨,也有經濟動機。
二○一五年,Facebook推出Instant Articles時,緬甸境內臉書觸及率最高的十個網站,六個來自專業媒體;一年後,專業媒體只佔兩個,到了二○一八年,十大熱門網站都是假新聞與內容農場。主因之一是,緬甸及鄰國柬埔寨、越南的用戶,積極利用Facebook分紅機制,大量複製煽動恐懼、鼓吹仇恨的文章與影片。
當緬甸發生羅興亞人流血衝突,反穆斯林情緒成為流量保證,狂熱嗜血的網絡輿論,更助長軍警暴力鎮壓的氣焰,最終導致逾萬名羅興亞人死亡,至少七十萬人流離失所。
聯合國調查羅興亞人的處境已構成種族滅絕,而Facebook發揮決定性作用,這是一種凌遲處死的策略——透過網絡機械人與社交媒體,假新聞、假賬戶,負能量的力量,兩相結合操縱真人,半真半假創造另一種現實。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