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8日
法國諺語「鯉魚與野兔的婚姻」。上海人說的,「不搭界」也。
然則某種「混搭」非但讓人耳目一新,兼且美味可口,又有何不可?至今巴黎老式唐餐館尚保留「炸両」——腸粉裹油炸鬼蒸煮。伴皮蛋瘦肉粥,堪稱一流。早餐點心可當正餐。今日閣下重遊巴黎,大有可能碰到某間餐館紋身的英國大廚,提供9歐羅一份「月芽酥包三文治」(Croissant Sandwich)。在法國生活了10年的澳洲人Tom Vickers,在新開的咖啡館推出Croissant Benedict,月芽酥包一剖為二,內夾嫩烚蛋、熏三文魚、火腿、菠菜。
廚子說:「只因我太欣賞法式月芽酥包的質感。對於我,它無可比擬。我樂於嘗試玩不同的東西。」牛油香,很酥脆,塗上檸檬蛋黃荷蘭酸醬,回味悠長。國賓級大酒店Le Meurice出來的大廚Grolet,在賣同一款美食,價錢可是18大元(歐羅)吶。香港讀者也許會問:為什麼不叫作「牛角包」?嗯!法文名字Croissant,本身就是「月芽」之意。食物分類屬「甜酥式麵包」(Viennoiserie)——是從「維也納」法式寫法而來的。
追溯到1683年,鄂圖曼帝國軍隊圍困維也納。一名麵包師黎明前驚醒,警示市民。最後土耳其人攻擊失敗,全城歡呼慶祝,特意製作「小角」形的月芽麵包;蔑視敵軍軍旗上伊斯蘭象徵的月芽。後來維也納瑪麗安東妮嫁給波旁王朝末代國王路易十六,正式引進這種家鄉點心。今日迷倒環球捧場客的牛油千層酥皮,卻遲至1920年代,方誕生於巴黎。
巴黎星級酒店餐廳與小食肆內的月芽酥包熱潮,只可說是懷舊小吃摩登化。諾曼第長大的女主廚瑪歌,記得兒時光顧的熟食舖為令同一食物多樣化,把月芽包配火腿奶酪。花樣翻新,各顯神通。歲末冬寒,內裏改夾火雞肉片、小黃瓜、生菜嫩心,甚至鹹脆炸薯片。豪華版更有牛肝菌、烤朝鮮薊、松露菌。
還有什麼口味?在蒙馬特那家Café de Luce看到岩板上以粉筆大書「蒜蓉芫荽蝸牛」。你沒有看錯……正是那種腹足綱陸生軟體動物!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