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8日
2008年上映的電影《一百萬零一夜》(Slumdog Millionaire),故事發生在印度。說的是一個貧民窟的年輕人,參與電視上的有獎問答遊戲《百萬富翁》。面對各方面冷僻的問題,他竟然能夠一一準確作答。在最後一道題目之前,節目主持人懷疑他有作弊之情,交由警方調查。在警員的拷問中,他回憶並道出,每一個題目內容如何湊巧地與過去發生在他身上的事跡有牽連。他那些超乎尋常的答問能力,原來是源自一生中坎坷的經歷。最終他過關斬將,得到巨額獎金;那也帶來了他與情人「終成眷屬」的大團圓結局。
電影的結尾,一如其他寶萊塢的電影風格,有一場歌舞表演。參與者除了男女主角之外,還有一眾歌舞演員,大家隨着音樂節拍,有規律地擺動。這個歌舞與劇情其實風馬牛不相及,但加插在影片中,可說是提供了多一項娛樂節目,像是給觀眾們主餐之後來一道甜品。演出者步履整齊,節拍一致,煞是好看。
這類群體式的歌舞,往往娛樂性甚高。尤其經典的,可見於米高積遜的舞蹈表演。雖然在他而言,一起表演者的人數不多,但大家共同進退快速的舞步,和排練得完全吻合節拍的體態,得出來的效果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種「一致性」的整齊動作,於閱兵中更能體現,尤其是我們中國近年來多次的閱兵。只見一個一個方陣的軍士,像機械人一般,整整齊齊地操過閱兵台,顯示出一股磅礡的氣勢。
在真正的戰鬥中,士兵們的隊形肯定不會整齊,更不可能會形成方陣的狀態。儘管如此,他們在閱兵中這樣的表現,可以充分顯現整體「如臂使手、如手使指」的能力,展示的是控制、服從、眾志、效率;準確性、機動力、充裕體能,以至高昂士氣。
廣州話有一句說話,是為「一盤散沙」。在中國從前腐敗的滿清時代,士兵的表現,應該可以說像是一盤散沙。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就有極生動地描述一些旗人子弟的少爺兵,其情況正是這樣。作者說:「神機營每出起隊子來,是五百人一營的,他卻足足有一千人,比方這五百名是槍隊,也是一千桿槍……當兵的,都是黃帶子、紅帶子的宗室,他們闊得很呢!每人都用一個家人,出起隊來,各人都帶着家人走……每一個家人,都代他老爺帶着一桿鴉片煙槍,合了那五百枝火槍,不成了一千了麼?」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