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9日
奧運終於曲終人散,勞民傷財,為什麼日本費盡千辛萬苦非辦奧運不可?
日本為了辦東奧,可說是風波迭起,首相菅義偉承繼了前任安倍晉三留下的使命,仍咬緊牙根撐下來,最大的原因是奧運牽動日本未來發展的使命與意義。奧運是全球選手競技場,也是日本以至國際政治的競技場,亦隱約透露世界未來發展新方向。
二戰結束,日本經濟百廢待舉,敗部復活的關鍵轉折點是一九六四年日本主辦東京奧運,之後經濟脫胎換骨,甚至只用了二十幾年的時間,重返世界第一。
這次日本經過三十年失落,東京奧運對日本人來說,具有翻轉歷史的重要意義,日本也藉着重辦奧運,告訴世人,日本要重新站起來的訊號。從一九六四至一九八九年,日經指數從六千多點升至三萬八千多點,日本的半導體、家電、汽車、自動化產業都達到世界第一。Sony、Panasonic、Sanyo、Toshiba、Hitachi家家必備。
日本房地產大升,號稱一個日本可以買下四個美國。
從近百年的奧運歷史來看,一九三六年的柏林奧運,一九六四年的東京奧運,一九八○年的蘇聯莫斯科奧運,二○○八年的北京奧運,背後都代表着歷史重大轉折及國際政治角力。
東京既無紐約的實力優勢,也無香港依靠大陸之得天獨厚地理優勢。要想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吸引海外資金投資日本,只能依靠自身實力。但自八十年代後期大泡沫崩潰,樹倒猢猻散,外資紛紛撤離東京。泡沫崩潰對日本最大的打擊是讓國民對未來失去信心,完全失去慾望。股票或房地產稍微升一點,泡沫來臨等警鐘立刻長鳴,誰都不願承擔風險。沒有風險當然也就談不上什麼回報。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心繫犍陀羅 |
上一篇: | 一年365日都好天,就會變成壞事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