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8月13日

顧小培 康和健

專項專用

中醫對藥物使用的選擇和應用,有一套博大精深的學問。但理論上,什麼東西都可以入藥。

不過,這個說法當然不能無限量擴大。我們走進一間出售中藥的店舖,見到的是裏面一個一個小抽屜,載着不同的藥材,來來去去,可以說都是那百多樣。中醫開藥,藥方中所列出的,皆是常用的中藥。醫生與售藥者之間有一個共識和默契。前者開出來的,後者一般都有儲備;後者準備了拿出來售賣的,也往往能涵蓋前者的選擇。此外,尚有一些法例規定,說明什麼才算是「中藥」。

在西醫而言,有一套很嚴謹的準則。所有應用的藥物,必須是那些經過政府藥檢當局審查了的,再發出批文,才可以公開出售。美國早於上世紀初,已有藥物監管部門,但當時只管「有心之失」,諸如假藥,或過分渲染的宣傳等。生產藥物者如果是本着專業知識及良知製藥,到頭來縱是發生害人的後果,可以辯說是「無心之失」,法庭也每每判決不需負責。這令輿論大嘩。多次事故之後,法例愈收愈緊,管制愈來愈嚴。今天,新藥上市申請,一方面須證明沒有過分傷害身體的不良副作用,另一方面,更要在包裝標籤上列出該藥的專門針對性療效,是為「標籤用途」(labeled use)。待上市出售時,也只能就該些療效作賣點宣傳。

「標籤用途」乃是一些規定要做的披露:藥廠須向顧客提供具體標籤說明:那藥是用來治療什麼病的?例如若是用來治高血壓的,就要老老實實地告訴顧客,只是治高血壓。一點兒不可誇張,更不可超逾批文中所述,越界說可以對付另一些病,否則犯法。但上述管制,只限於藥廠;醫生卻有權「偏離標籤」(off label)開方,用以治療其他疾病。

這為藥廠的生意經營帶出一個問題。假如有一藥廠研發了一個新藥,藥效不錯,但生意做不大,原因是此藥可治的病並不常見;病人少了,買這藥吃的人自然也就不多,於是慘澹經營,形同雞肋。有沒有辦法補救?方法之一是繼續研究下去,看看能不能找到另一些其他療效;如果成功,可向當局申請以另類(治另一種病)藥物上市出售。這裏面的道理很簡單:療效愈多樣,顧客層面愈廣,市場也愈大;生意若能做大,獲利自會更豐。此外,還有多一個好處。若能新加一個迥然不同的療效,藥的專利期可以延長。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