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
昨天花了差不多整個篇幅用以解說「話事啤」。那是一種撲克牌遊戲。其實,懂得其中遊戲規則的人理應不少,為什麼尚要囉囉唆唆地談?因為想要討論其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手法:廣州話稱之為「大」的動作。
在此遊戲中,一個參與者若在眾人共持的「錢罐」(pot)中投入某一個金額的賭注,其他「玩家」必須跟從,否則就是棄權,自願被淘汰,「冇得留低」;他之前已下了的賭注也不可取回。但兩者之外,後者尚可選擇反擊。方法是在別人提出注碼之上「再增加」(raise)一個數目。這個動作,廣州話稱之為「大」。例如我先「話事」放進注碼10元,輪到你應對時你加到30元,那就是「大」我20元。這樣一來,主客之勢逆轉,變成主動在你,所有其他「玩家」須被動地作出選擇,要麼跟從,要麼棄權。當然還可以選擇反反擊,在30元基數再增加上去。
為什麼要去「大」別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自己手上持有的是一副好牌,也就是,最終勝出的可能性頗高。於是有理由將「錢罐」中的金額提升,以增加獲利之數。處於另一個極端的原因是,自己的牌並不是好牌,甚至是糟透了,不能倚賴牌型的大小以贏取錢罐中累積的金錢,所以兵不厭詐,利用「大」的手段嚇唬其他「玩家」,令他們不敢堅持到底去開牌定輸贏見個真章,而是投降。
除了上述兩個主要原因,「大」別人的動作還可以有其他用途。例如,能藉之以探究其他「玩家」的虛實。也有人認為,自己手中的牌縱然是好,不等於說一路下去必然永遠佔上風:其他對手只要有再取多一張牌的機會,理論上可以後來居上。因此須趕走投機分子,不讓其他人能便宜地去「博」,以免養虎飴患。
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北京閉幕後,新華社公布《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決定》,列明議員可取消資格的條件。港府隨即發表聲明,稱公民黨楊岳橋、郭榮鏗、郭家麒及專業議政梁繼昌即時喪失議員資格。
在此之前,早已有傳言作出預告。一眾所謂「泛民主派」的議員開會後決議應對的方法是,宣布一旦真的這樣發生,民主派「將義無反顧地總辭,以顯示最強烈的抗議」。這是香港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手法。後者有沒有被嚇唬到?全然沒有。我們不妨走近看一看這裏面「大」的邏輯。明天續談。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我們都有鳥和魚的遺憾 |
上一篇: | 認輸舒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