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5月4日

顧小培 康和健

不一樣的取向

我是在一間天主教學校中長大的。從小,我們每一個學生都受到天主教教義所薰陶。記得當年的課程中有一本小書,內容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出之,乃是用以作為小孩子學習天主教教義之啟蒙,書名叫《要理問答》。那是人人必修的課本。書中第一條問題是:「你為什麼生在世上?」答曰:「為恭敬天主,救自己的靈魂。」

對一個小學生來說,「你為什麼生在世上?」可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大問題。他每天起床、上學、學習、玩耍、吃飯、睡覺,周而復始,原是理所當然。若想得遠一點,最多只是:我長大後做什麼?我的志願是什麼?從未有顧及「死」,亦不會好好的停下來考慮「生」,更何況「為什麼生?」書中既然是這麼樣寫,也就人云亦云地照單全收了;不過,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只為應付考試而已。

離開學校之後,找工作,結識異性,談戀愛、結婚生子,一步一步走下去,做出來的,只比較純粹的「獸性」好一點點,像是《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中女主角桃樂絲走的「黃磚路」(yellow brick road):那是前人建造的,循着前進,理應最終可以抵達自己想去到的地方。於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

另一方面,人生是綿綿不絕、不停「爭取」。那是從小養成的趨向。那趨向源自「維持生命生活的必需」,但在其中驅動的,更有私心和貪念。人是群居動物,群居生活中,「爭取」演變成為「競爭」,「競爭」再而帶來人與人之間的摩擦。「摩擦」該怎麼樣解決?解決之道,是建立一套秩序。這套秩序的「付之於實行」,是為「政治」。在這關節上,中國的(傳統)思想,與西方的(摩登)理念,出現了根本性的分歧。

基本上,中外的想法都是基於「what is right」(什麼才是「合理正確」的)。但一路上走過來,西方思想的沿革乃是從每一個人的立場作出發點,於是「what is right」on the whole進展成為「what is my right」as an individual,也就是,「合理正確」進展成為「個人權利」。然則「個人權利」若集中在一起必有參差,該如何將其統一?於是走出了「民主」少數服從多數的解決方法。

中國思想則是從大處着眼,追求的是「大同世界」,更甚於「個人權利」。鼓吹的是「以大局為重」。但那並不是將那個所謂「個人的權利」完全抹殺了,而只是考慮到同舟共濟,偏向於「以大眾的福祉為依歸」,必要時,寧犧牲小我,以完成大我。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