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8日
香港人常常旅行,乘坐飛機,更是司空見慣。有朋友跟我說,她最近突然改變了旅行模式,不敢乘坐飛機,原因是「怕了」。我因此而產生好奇,為什麼一個人會忽然有這樣的改變?
我一直對有關情緒管理的學說有興趣,曾經讀過德寶拉.奧普(Debra Hope)的作品。這位美國心理學教授指出:大多數人都有一種控制情緒的方法:感到驚慌,思維會自動調整,令自己保持鎮定。但,如果某人未能自動調整恐懼,就會一直保持警惕,直到引起這種感覺的激素消失。
正因如此,當人們一向對於飛行的低水平和易於控制的恐懼感,但由於一些原因令這種恐懼惡化,的確是比較少見。這些壓力和焦慮,可能不是出於飛行本身,而是擔心自己的工作、人際關係或者其他。當人們生活中處於高壓力狀態,也容易會引起恐慌,當他們乘坐飛機時,很可能會引發飛行恐懼症。
有時,這也會發生在我們生活發生改變時,覺得自己可能會失去一些東西。例如,新婚的人會忽然想到:「天啊!若飛機墜毀,我的丈夫會怎樣?」除此之外,注意力轉移了,也會誘發恐慌。原本從沒想像的意外,因為看到一齣空難電影,或是降傘表演,忽然感到生命受威脅,為潛在危險而焦慮。此時,當你乘坐飛機,會突然考慮到經歷更多可怕事件,一旦開始,注意力就會不斷升級,引發情感反應。這並不一定是精神問題,而應該多加注意潛藏的個人壓力問題。
人的情感轉化,是一門學不完的課。如果明白多一點,往往會對自己,對身邊的人,了解更多。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