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1日
作為姨太,得到了一個男人最榮耀的寵幸,並把最漂亮的大屋留給自己,是福是禍?
在檳城旅行,訪喬治鎮享負盛名的藍屋。建構它的人,是南洋首富張弼士。張弼士16歲隻身下南洋謀生,由雜工做起,先後在各地創辦墾殖公司和遠洋輪船公司。他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在煙台種植葡萄,成為張裕葡萄酒創始人。後來,他將大量資金調入中國發展商業,辦銀行、建鐵路、賬濟災民。
他於1896年,用了7年時間,打造這幢佔地近5000方米,共有5個天井庭院、7道樓梯、38個房間的豪宅。建築物外牆用寶藍色的塗料,因為,這顏色被當時社會視為高貴的象徵。主體是潮州「四點金」格局中式大院,結合十九世紀的英式建築元素,如哥德式高窗、彩繪玻璃、科林斯石柱、幾何圖形地磚、蘇格蘭風格旋轉樓梯等。他在年近七十時才娶了第七位太太陳錦寶,她還替他生下最後一個兒子。
張弼士立下遺囑,房屋要待他最後一個兒子去世後才能變賣。陳錦寶在張府度過人生最風光的歲月,但到張弼士死後,親屬和「富二代」們把現錢都花光,加上二次大戰爆發,日軍佔領檳城。在沒有錢的情況下,她一個人操持大宅大小事務,惟有把部分房間出租,以維持所有人的生計。在最艱難的時期,藍屋曾經住了四五十戶平民。他們不懂珍惜居所,令內部嚴重損毀。直至1989年,張弼士最後一個兒子去世,後人才賣出物業,買家是建築師,斥巨資維修一磚一瓦,保留原貌,於2001年開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絕佳好評。
這位七姨太曾經富甲天下,後來卻又潦倒不堪。這並非因為男人負心,只因為家國不幸。她在高齡離世,雖然未能看見藍屋風光重現,但她的名字,卻永遠和這間古宅相連。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