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月18日

杜滄文 特別企劃

讓南蘇丹孩子不孤單

大部分香港人可能對南蘇丹認識不多,因為她立國只有7年,是地球上最年輕的國家。不過,相信對一幅名為「飢餓的蘇丹」的照片並不陌生,它就是攝影師凱文卡特(Kevin Carter)於1993年在蘇丹內戰期間拍下。相中的女孩瘦骨嶙峋,在蒼涼的地上垂死掙扎,身後卻是一隻等待她死亡的禿鷹。照片讓卡特獲得普立茲新聞攝影獎,但因他對女孩的歉疚和其他原因,3個月後他便黯然自殺。

1983至2005年,蘇丹發生內戰,歷時22年,成為非洲史上最長、最血腥的戰事。估計這場戰爭奪去250萬人性命,可是這沉重的代價卻阻止不了戰事再發生。南蘇丹在2011年7月宣告獨立後,在2013年和2016年亦再次發生衝突,破壞了自獨立以來取得的發展成果。據估計,自2013年以來,衝突造成近40萬人死亡,超過430萬人在內部和鄰國流離失所。長年戰亂和旱災,令目前境內610萬人陷於飢餓,急需倚靠緊急糧食援助,才能活下去。因此,南蘇丹是目前全球面臨最嚴重人道危機的國家之一。

經濟癱瘓民不聊生

內戰令南蘇丹經濟癱瘓亦令物價高漲。南蘇丹是世界上石油依賴程度最高的國家,石油出口約佔其國民生產總值(GDP)的六成。2014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111美元,2017年降至200美元以下。另一方面,過去3個財政年度,政府用於防禦和安全、公共行政和法治的財政支出佔預算總額的七成以上,對比衞生和教育方面的綜合支出只佔6%。現時已有超過八成的南蘇丹人生活在國際貧困線之下,問題持續惡化。此外,種族暴力、邊防爭端、基礎設施薄弱、人民識字率低、性別不平等,都是內憂外患最貼切的寫照。

 

戰爭中兒童是最脆弱、最受傷害的一群。2015年,筆者有機會去到肯尼亞卡庫瑪(Kakuma)難民營探訪,遇到庇護中心的負責人亞力(Alex Boyong Siman),亞力當年34歲,親自述說他有血有淚的故事。

亞力本是蘇丹人,8歲時在學校上課時被擄走,成為一名童兵,並被派往埃塞俄比亞參加內戰。從此,他就沒有再見過父母。15歲時,他千辛萬苦逃離組織,再逃難到肯尼亞。幸好他在肯尼亞有機會讀書,後來又獲得了文憑,並在肯尼亞成家立室。亞力的夢想就是返回家鄉。

亞力只是極少數的幸運兒。據估計, 南蘇丹自2013年內戰以來,逾10萬名兒童被強徵入伍,受虐待、被剝削,甚至被強姦,嚴重侵犯他們的權利。這些童兵都飽受抑鬱症及其他心理健康或社會心理問題折磨,卻無紓緩的渠道。宣明會正在南蘇丹推行一個團聚和重返社會的項目,提供熱線,讓已逃離或渴望逃離武裝組織的孩子求助。目前已協助900名曾經參與武裝組織的孩子,除了為他們安排臨時安置等候尋找家人的下落,亦提供輔導和支援,讓他們走出夢魘,放下過去,重新出發。

難民背後生死故事

每個難民背後都有一個逃難故事,恍似曾在鬼門關徘徊,生死懸於一線間。2017年底,筆者有機會去到烏干達境內的比廸比迪(Bidi Bidi)難民營探訪。這裏是現今全球最大的難民營,面積等於四分一個香港,居住了30萬南蘇丹難民。我在這裏聽到幾位從鬼門關走出來的小難民的故事。

14歲的域陀,戰禍發生時父母剛外出,他二話不說便即時帶着3個弟弟逃走。兩星期後去到鄰國剛果民主共和國。期間4個孩子需潛伏於森林躲避追殺的軍人,又需要靠行乞取得食物和食水來保命。弟弟看到屍橫遍野而不敢前行時,域陀就要抱起他踏着屍體前進。可惜有軍人追殺這些由南蘇丹逃至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人,域陀覺得那裏不宜久留,便再帶着弟弟們步行一星期,才來到烏干達。幸好4個孤兒在收容站遇到鄰居積琪蓮,她願意收養他們成為家人。當時積琪蓮已懷有第四名孩子,她也願意照顧另外4名孩子。有時在最黑暗的環境,最能顯出人性的光輝。

 

烏干達為每個難民家庭提供一塊土地,讓他們築起小屋,又可以耕作自給自足。這不但能減輕救援的負擔,最重要的是令難民可以有尊嚴地生活。一些像積琪蓮這樣的難民家庭,可以收養難民孤兒,也讓他們感受到在流徙的生活中,他們都可以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一個11歲的女孩米利暗,在走難途中與父母失散,她帶着9歲的弟弟繼續逃難。途中有人讓他們在一屋舍借宿,卻把米利暗污辱了。米利暗來到烏干達的難民營,沉默寡言;工作人員見她神色不對,耐心輔導後找出原委。幾個月後,米利暗在難民營誕下一個孩子。她這年紀的女孩子本應是快樂地學習和玩耍,對未來充滿憧憬,但米利暗卻成為了一個母親,要養育孩子之餘,也要照顧弟弟。

域陀和米利暗只是成千上萬受南蘇丹衝突影響的兒童中的一小部分。他們目睹親人被殘殺、承受失去家人的痛苦、不能上學。宣明會在這裏開設了「兒童天地」,讓孩子得到保護,可以藉遊戲、繪畫、音樂等紓緩內心的傷痛。

在衝突中倡議和平

但是,學習和平共處、消弭分歧是預防衝突最長遠而有效的方法。因此宣明會在南蘇丹的社區、比廸比迪難民營等地方協助組織和平會社,培訓會員和提供物資支援,讓年輕人學習生活技能及宣揚和平,每星期有聚會及和平課程培訓參加者建立和平文化。

其中一名參加者西蒙說:「社區人士很需要知道什麼是和平,那才不會再起衝突。」和平會社每月都會舉行外展活動,讓家長、青年及社區人士明白部落主義的危險性,學習如何避免暴力。

和平和安穩,離今天的南蘇丹仍很遠。戰事一天未平息,孩子的將來仍未見曙光。讓我們在地球這端的人,用行動表達對他們的關注和支持,讓南蘇丹孩子不再孤單前行!

圖片提供:宣明會

撰文:杜滄文_宣明會高級傳訊主任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