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1月1日

鄧蘭 藝文評論

新科技重塑武術與習俗

林村十年一度的太平清醮,大坑一年一度的舞火龍,還有雨中舞麒麟、紙人教你打功夫和首次在香港展出逾3米長的《倭寇圖卷》……內容甚為豐富又滿有創意,這全部都可在一個展覽中看到。

踏入第4屆的「香港文化節」,今年依然以大型展覽作為文化節第一個與觀眾會面的項目。過去幾屆均以中華武術,尤其在華南發展的功夫體系出發,年度展覽以「國泰民安: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媒體展覽」繼續探討和介紹以福建為核心的華南武術;不過今回加上民間習俗及儀式,內容更多元。

武術與民間習俗乃中華文化的重要成分,今次除續以高科技去呈現展品,更從歷史角度看明清天災與動盪如何影響福建及廣東沿岸區域過去400年的歷史。

展覽分為兩部分:一是介紹外有倭寇入侵,內有部族糾紛的歷史,以及中國南方最古老的武藝系統福建武術如何崛起及與其抗衡;二是居民篤信能夠化解天災的習俗和儀式,如舞麒麟、舞火龍及打醮等。

看畢全個展覽,以新技術重新包裝各元素最有心思,展覽運用多媒體科技帶來各式互動體驗,提升已為人知或不曾展出的珍品的觀賞價值,相信能吸引更多觀眾入場,有助推廣中華文化。

重塑《劍經》招式

才走進香港大會堂一樓的展場,便是由東京大學借出的《倭寇圖卷》。圖卷是少數能以圖像記錄明清時期倭寇活動的重要歷史印證,揭示了明軍對抗倭寇所用的軍事武器。

在圖卷對面是由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邵志飛教授開發的電子媒體系統Linear Navigator,透過這系統,只要觀眾沿軌道移動其上的屏面,畫面便會細緻無遺地展示圖卷中居民用以對抗入侵者的兵器與套路。

中華武術,尤以華南福建武術影響香港最深,今次除了歷史介紹,也透過多角度影像重塑十六世紀俞大猷將軍的《劍經》。《劍經》對南方棍術影響深遠,唯原來的棍法已失傳,藉師傅的幫助,展覽重塑原始《劍經》的招式。

另一個有趣的部分是全世界唯一彩繪、已知為最古老的琉球武備志手本(亦稱空手道聖經) 經新媒體技術重現,拳譜上的小紙人變為動畫,還原了武備志記錄的招式。看着紙人360度地打功夫,趣味盎然。

展覽又通過多角度投射,展示十年一度的林村太平清醮,表演舞龍舞獅等驅邪儀式。置身其中,觀眾如親歷其境,不過個人較喜設在地上的圓盤投射,看去如人在直升機上往下望,更有動感!

說到動感,3D舞火龍動畫《火龍舞動》找來新媒體藝術家又一山人構想而成,把一年一次的慶典從民間習俗轉化為藝術層次,動畫火龍形態栩栩如生,加強的視覺效果更見氣勢,而在雨中水幕投影下的舞麒麟又別有一分浪漫。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