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1日
新光戲院大劇場上月上演了10多場由美國劇作家Thornton Wilder編劇的《小城風光》話劇。Wilder憑此劇及另一部小說及一齣劇作曾3度獲得普立茲文學獎。今回翻譯為中文,由李司棋、謝君豪及蘇玉華等擔演,並由張之珏、傅月美導演。台上星光熠熠,幕後亦是超強團隊,連台下欣賞的觀眾亦不乏影視界紅人。如此大製作原來是賀戲劇大師鍾景輝博士八十之齡,藉此製作感謝其對本地戲劇界的貢獻!
分3幕的《小城風光》每幕均有一個主題。幕一講兩對夫婦面對子女的成長, 既辛勞亦緊張,總之是全程付出;幕二集中講兩家人的一子和一女戀愛甚至結婚,反映年輕人所經歷的困惑;幕三因難產去世的年輕妻子,以鬼魂身份回到其12歲時生日那天與父母共聚的情景後,感悟自己在生時沒有認識生命的意義。這劇背景是1901年,發生在美國一個小城。全劇翻譯沿用外國人的名字,時代與背景貼近原著,原作還以一個現代人舞台監督的角色貫通全劇,令劇本在今昔上有所連繫。謝君豪演的舞台監督、李司棋與蘇玉華演的兩位太太,或飾一對年輕人的譚偉權和施淑婷都好恰當,尤其李司棋只憑語調和細微動作帶出平淡角色的戲味,然而劇本未夠精煉可能是這製作的最大瑕疵。
日常瑣事
生、老、成長、婚姻與死亡皆是人生的常事,這個課題不分中西古今本來都易令人產生共鳴。《小城風光》就是透過平靜的小城生活、平凡的人物、簡單的日常瑣事去帶出這幾方面的問題,提醒人要熱愛生活生命,甚至要你思考生命的意義。可從戲劇角度看,3幕劇的內容頗為平面表面。如幕二一對年輕人將要行禮,男女雙方都害怕。時至今天這種婚前恐懼症相信很多人也理解和明白,並不是什麼新現象,除非藉此還有其他特別設計,發掘更深意思,否則是純粹的呈現。
又如幕三,年輕妻子的鬼魂回到12歲生日那天,父母對其疼愛有加,早為她準備好生日禮物。雖然她驚見當年母親原來這麼年輕,但情節上沒有呈現12歲的她令父母激心,加上前設她還未去世前一直是品學兼優,小康之家非常融洽開心。可她回到墓園與已去世的親朋大談人不知生命意義,她的父母都不記得她,她後悔回家,因而問究竟有幾多人在生時明白生命的意義!這段幾乎是全劇重心思想,可劇情並未承上接下,更呈矛盾性。
反而幕一寫兩對夫婦為子女操勞,又擔心子女的學業、愛情頗細緻。寫出父母為子女的付出,平實卻入心,更易起共鳴。此劇的一個特點是除枱椅和極小量簡單裝置,幾乎沒布景和道具。眾演員皆以手勢動作模擬拿東西、做工的動作。但筆者認為可以調校,因舞台監督一角佔約四成戲,他出現多以說書人方式去講故仔,已有不少獨腳戲。在沒道具下,有些演員的動作略過龍。再者這樣觀眾很自然會去猜他們在做什麼,也影響接收劇情。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金黃的中國 |
上一篇: | 鄧麗欣 難明小三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