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0日
一場十號風球,令香港遭受重擊。不但是市容,還有情緒。行政長官被埋怨不立即宣布停工;面對這種百年難得一遇的颱風遺禍,卻要同時面對經濟和法理等壓力,任何決定都是兩難。大眾以為星期日晚十號風球未下,星期一必然有半天假。誰料,颱風來去匆匆,大出意料之外,變成失望。從心理學分析,沒有達到某種期望或實現希望,而產生的不滿足,便會導致失望。失望是一種心理壓力,它往往伴隨着悲傷、憤怒等情緒出現。要處理失望,先要認清期望。這,正是管理學中常見的課題——期望管理。
在我看來,管理期望是一種未能被廣泛充分利用的技能:不是每個老闆都這樣做。但我深信,如果做得好,可以避免很多爭拗發生。就我現在的工作情況而言,有一個未習慣一起工作的新團隊,自己要成為他們心目中有一定程度信任的新領導層,溝通尤為重要。我寧可說多點對團隊的期望,也多聽他們的看法,比將來要說抱歉,更好。通過頻繁交流,我還有機會得到實時狀態更新,並應付任何延遲和風險等。此間,誠信和透明,是最重要的。
從企業到社會,層次不同,道理一樣。現代社會最常見的期望,是快速反應。例如:當人們發短訊時,期望對方快速反應。當有人用手機程式找出租車時,他們希望在30秒內連接到司機。我們社會對科技和設施上的依賴,實在過度得令大家容不下放慢。十號風球之後,大家在交通上大費周章,又不能準時上班,內心的壓力,往往比身體上所受的更甚。既來之則安之,何妨看淡一點?
懂得管理期望,對人對己,皆有裨益。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