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0日
荔枝,早已有文獻記錄,由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寫作「離枝」,直到班固《漢書》時才叫作「荔枝」,這種果子,又叫丹荔、荔果,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荔枝生產國,而在嶺南的高溫、雨量充沛環境,最適合荔枝的生長,曾寫「日啖荔枝三百顆」的蘇東坡居士,因為不是嶺南人,才寫出這樣美麗的誤會。
這水果不能多吃,易上火,荔枝和荔枝核含有亞甲基環丙基乙酸,食用過量會導致低血糖和急性癲癇發作,據說更有中毒現象,尤其是空腹吃的話,最好一次不能超過20顆,班哥小友華仔有一回一次吃了50多顆搞到入院吊針。民間偏方是用荔枝殼煲水飲用便可解毒。
東莞好友茂枝老弟特意送來6箱新鮮採摘的東莞荔枝,品種應是桂味。今年適逢荔枝大造,吃來果然帶着微微的桂花香,清甜脆爽,吃到停不了。荔枝的產地很多,不只局限在廣東,福建、廣西、海南島、四川都有出產,但當然以廣州的荔枝三傑:筆村糯米糍、羅崗桂味、增城掛綠最出名,但其他品種還有懷枝、胭脂紅、三月紅、玉荷苞、白蜡、黑葉、妃子笑等,而四川合江這地方水土和氣候都和廣東不同,上市的荔枝很晚,品種有大紅袍、糯米糍、鹿角、絳紗蘭、楠木葉等十多個品種,中山近年有一種是海南荔枝移植的巨無霸出現,像一個布冧那樣大,肉厚,味道不錯。
荔枝不宜久放,所謂「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日色香味盡去」,古代「一騎紅塵妃子笑」,連馬都跑死幾隻送到皇宮供皇帝品嘗的都是過期貨,說來還是我等嶺南化外之民更有口福。
即摘即食
日前回中山小住,徒弟肥仔文安排去到中山大涌附近的南溪生態荔枝園,現場採摘荔枝,即摘即食非常過癮,又增長知識。場主良哥老實可愛,他經營這荔枝園已有3年多,有1000棵不同品種的荔枝樹,每年約可生產七萬斤荔枝,還養了不少隻走地雞,兼營農家菜。今年天公造美,荔枝大豐收,多年努力耕耘沒有白費,現場所見有十多個臨時工採摘荔枝,並且分類和包裝,非常熱鬧。
良哥更分享了關於種荔枝的經驗和知識,荔枝約5月上市,多是白蜡、懷枝、三日紅、妃子笑等,原來掛綠是屬於妃子笑類別,只因荔枝中間有一絲淡綠線而得名,班哥在農場發現很多荔枝樹幹都有很深的鋸痕紋,直入樹幹中間,原來每年10月荔枝樹結花後便要做這一工序,目的是使樹幹不能吸收太多水份,荔枝才能順利結果,怪不得所有荔枝樹都傷痕纍纍了。今年場主良哥更推出了荔枝宴,菜式有荔枝燘土雞、香脆炸荔枝、荔枝焗排骨、荔枝炒蝦仁、荔煎土蛋、荔枝浸涼瓜、荔枝炒西芹等,全都是純農家風味。場主謙虛有禮,他見班哥來臨,還要我指點一二。當然荔枝菜式不限於此,可發揮空間還有很大,例如荔枝雲腿炒鴿片、荔枝勝瓜炒田雞、荔枝子薑炒鴨片、涼拌柚子海哲、百花釀荔枝、燉竹絲雞湯、荔枝鼎湖上素等菜式。場主良哥欣然受教,還訂下了另一場荔枝宴,和班哥開懷暢飲,是論美食、論人生的盛會。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新一代Audi A8 L 德意志奢華典範 |
上一篇: | 和敬清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