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7月16日

顧小培 康和健

長期的臨時

1967年香港發生暴動,有巴士司機罷工。那時候的巴士數目本來就少,罷工令部分路線完全停止服務,公共交通因而癱瘓。在此之前,新界早已有一種可載9人的白牌車行走,收費比巴士略高,車程也比巴士短,但因提供了另類且更方便的選擇,深受市民歡迎。不過,那屬不合法的經營,不免遭警方掃蕩。在面對巴士不足的困境,政府容許這些9人車進入市區,合法經營,於是正式開始了「小巴」的交通運輸角色和地位。兩年後,更容許9座位增加至14座位,稱為「14座」。

上述的歷史不少人都知道,年紀稍大的更曾親身經歷。在我記憶中,最早的小巴是頗靈活的,在街道上搭客可隨意上落,一招手就停在面前,有如的士般方便,卻比的士便宜得多。那本來應只是為應付暫時巴士短缺的權宜之計。想不到愈來愈蓬勃。1970年政府推出白牌車合法化政策,由政府給小巴發牌,是為「紅巴」。1972年開始試行私營豪華小巴,再而演變成為「綠巴」。車的座位也逐漸增加。

政府施行的政策,歸根結柢,總得迎合市民的需要。有些是因應特殊需要的,不考慮長遠後果,先施行用以應付燃眉之急。之後,可以將其改善後延續下去,或在事過境遷之後,乾脆取消。小巴屬前者,至今它仍有舉足輕重的貢獻。不過,一些例如「颱風臨時庇護中心」之類的短暫措施可不應留下來,功成就該身退。

但有一些說明是「臨時」的建設,卻莫名其妙地一直存在,像是被政府有關部門遺忘了。信手可拈來的例子是位於油麻地的「吳松街臨時熟食小販市場」。我不知道它「臨」了多少「時」,但記憶所及,沒有半個世紀也有數十年了。現場是三面向街的一塊地,面積頗大,上面有極殘破的兩大片金字屋頂,覆蓋着有數的幾間食肆。憑肉眼看,內中的衞生條件極差。各店所售的食物沒有什麼特色,價錢也不比附近窗明几淨的店舖來得便宜。我不知道當局在這裏能得到什麼回報,那算盤是怎麼樣打,更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年以來能一直這樣地頹墮下去。

如果勉強作比較,新加坡也有類似的例子,也是單層建築(在兩地這些寸金尺土的地方,有點兒匪夷所思)。不過,人家總算是有現代化管理的food court,秩序井然。再者,他們可沒有自欺欺人地,公然稱自己為「臨時」。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補營有方 提升孩子健康力》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