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6月21日

潘天惠 訪談錄

政府先破壞後發展思維落後
綠色力量總監鄭睦奇狠批

科幻電影被視為活生生的預言書,《2001太空漫遊》的種種情節已經逐一發生,《太空奇兵.威E》開場的時候,觀眾見到最多的不是人類和動物,而是堆積如山的垃圾。更可怕的是,這不是天方夜譚,廢物污染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香港政府的城市規劃模式,依然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舊思維,綠色力量總監鄭睦奇狠批「先破壞、後發展」不合時宜,他愁眉不展感嘆:「如果有聲音要求興建6線公路,政府寧願先摧毀郊野公園,再想辦法安置,足以說明問題的嚴重性。」

香港地少人多,郊遊地點卻近在咫尺,距離市區不遠,環境優美,易行又安全,無疑是香港人的驕傲,近年更成為內地遊客「新蒲點」。同時,香港三面環海,沙灘不少,5月更入圍CNN全球十二大最合適游泳城市排名榜,名列第四。奈何,很多香港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少人至今仍改不了隨手拋垃圾的壞習慣,導致環境不斷被人為破壞。

「空氣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廢物污染都是香港主要的污染問題,談到近年最迫切的無疑是不斷增加的廢物,因城市人的生活方式改變,消費主義大行其道,提供大量無需要的消費。」鄭睦奇出席全港首個以郊野和海岸清潔為主題的應用程式「山.灘拯救隊」發布會時(詳見另文),解構目前香港的環境問題如何無聲無息殺埋身。

「因此,廢物污染的議題要靠市民合作才能解決,我們首先要時刻記住『應買則買』的原則。」他充滿陽剛氣,說話字字鏗鏘,「商品包裝仍然偏多,太過花巧,使用後的問題,該如何處理的問題,政府責無旁貸,物料回收在香港是非常落後,『四電一腦』顯然不夠……市民好想減廢,往往效果不彰。」

「四電一腦」」即冷氣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統稱「受管制電器」,由今年8月1日起,香港的電器徵費將會生效,政府會向「四電一腦」供應商收每件電器15至165元的循環再造費,冀減少廢物產生。

堆填是雙重浪費

土地供應、土地供應、土地供應,香港人近年討論社會議題,往往不自覺地回到「原點」,彷彿所有事都與土地供應緊張有關,其中一大重要議題是2020年前相繼飽和的堆填區,究竟我們該如何開發新的堆填區?身為香港大學無機化學博士的鄭睦奇提出不同見解:「說穿了,堆填區是雙重浪費!」

何出此言?「以香港有限的土地資源,人都不夠住,如果再找堆填區處理廢物是不智的,因土地用作堆填後會產生大量污染問題,還有臭氣等有害物質,日後不能起樓住人,最多可用作興建運動場之類,或許我們沒想過香港幾十年來,已把很多美麗的山谷變成堆填區……」

鄭睦奇畢業後先後服務過3間環保組織,加入綠色力量已18年,「換言之,我們不斷開放堆填區,等於繼續浪費土地資源,最理想始終是源頭減廢,中心思想是改變市民的生活方式,同時要政府牽頭推動減廢和進行物料回收。」然而,土地供應仍是當前的棘手難題,對現正進行的土地大辯論,綠色力量有什麼立場?

他思考一會說:「作為環保組織,對於目前18項土地供應選項(如棕地發展、私人新界農地儲備、私人遊樂場地、維港以外近岸填海、東大嶼都會等),我們主張先在棕地發展,不贊成再犧牲郊野公園。」

「自然資源是市民生活質素的一部分,我們有屋住,但住在嚴重污染的地方,願意嗎?我們是不能接受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發展新界西北,我們已把一半濕土轉化成新市鎮,消耗了很多珍貴的自然資源,現在應該用更審慎的態度審視問題,更不該有走捷徑的想法。」

鄭睦奇自小在新界長大,酷愛大自然,目睹政府假借堂而皇之的藉口犧牲自然資源,比其他人更心痛。「郊野公園集休息、生活、康樂和教育用途,不該單以生態價值去判斷是否改變用途,何況郊野公園本身有法例保護,除非政府打算廢除部分法例。」

除了棕地的既得利益者,發展棕地看來已取得社會共識。「棕地本身是政府規劃出現了漏洞,人們有機可乘,但其實這樣利用土地的效率很低,部分會對附近居民造成滋擾,我們聽說過住在棕地附近的民居,曾經被震碎玻璃窗,故此政府實在要主動出擊,堵塞漏洞,並投放時間去研究和處理行業生存問題。」

一個人的行為由腦袋指揮,大腦的「程式」有問題,如何努力也不會由MAD機變MAC機,他開門見山批評政府官員的想法太落伍。「時至今日,港府仍覺得環保議題是錦上添花,保持過去幾十年先破壞、後發展的模式,mindset開始已經搞錯,不認為這是public interest,再加上官僚主義,對環境破壞便慘不忍睹。」

「舉例說,如果有聲音要求6線公路,政府寧願先夷平郊野公園,再找地方安置,其實為何不可以把發展與環保二合為一,城市發展的同時,減低對環境的傷害呢?其他地區或國家的例子證明,這是絕對可以同時並行。」人類不懂愛惜大自然,大自然就會反噬,今年極度反常的乾旱和酷熱天氣,可能是一次嚴正的警告。

「當年新界出九龍只有公路,我們認為可興建鐵路,入行幾年,終於等到西鐵的方案出爐,惟奇怪的是,往日建地鐵是『地下』鐵路,現在卻全部用高架橋,放棄採用隧道,導致整個城市被『鎅豆腐』,多難看,也嚴重破壞生態!他們所說的濕地補償,根本是在一個地盤上隨便找一塊廢地作補償,完全沒有生態價值可言,我們也親眼見過地盤工人落河電魚,多荒謬!」他有學者之風,就算動氣也相當斯文。

曾遇官員擺官威

過去18年,鄭睦奇經常要同政府打交道,見盡光怪陸離的眾生相。「當年,我們跟一名外籍政府高官見面,就一個項目爭取減少噪音污染,但他擺出官威,發脾氣拍枱,自稱是一個最環保的方案,但是我們沒有放棄,與其他環保團隊一起爭取,終獲環保署署長簽名改變方案,這是少有民間力量的勝仗。」

被問到最難忘的經歷,他就想到初入綠色力量時的塱原爭議:「政府興建落馬洲支線,其實部分路段可用隧道代替高架,據理力爭之後,政府最終妥協,結果保留了今日的塱原,造價相差20億元,再看今日的基建超支項目,20億元已算不上大數目。」

可悲的是,事事都要環保組織爭取, 政府只會動輒批評立法會議員拉布阻住地球轉,卻從來沒想過香港的環保法例已追不上時代步伐。「香港的垃圾好矜貴,不同地方會由不同部門侍候,郊野公園是漁護署、馬路是路政署、公園或沙灘是康文署、街邊是食環署、海上是海事處,無法歸類就是地政署,如果要搞一次清潔香港的運動繁瑣程度是難以想像。」鄭睦奇說時一直緊鎖眉頭。

佛系生活救海豚

政府靠不住,回到個人層面,市民有什麼可做?他強調佛系生活態度未嘗不可:「說法有點玄,放下無謂的物慾,簡單生活,三思而後買,買之前停一停想一想,你是有需要才買抑或想買而買?港人有時覺得東西便宜,怕執輸就買回家,結果買了一屋無謂物件,說到尾環保是為了人,假如有一天,連海豚也無法在這片海洋生活,之後消失的可能就是我們。」

上一代的身教影響深遠,他有一子一女,一個讀大專,一個讀中學,他笑言:「我不會在家中說教,但會把理論實踐出來,從而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他們升到中學才有智能手機,我會與他們一起研究減少換新手機的次數,今日的小朋友自小接觸很多環保理論,講再多是無謂。」

何謂佛系消費態度?就是不理世俗、安於平淡、與世無爭,任何產品,不買最便宜,面對想要的東西時默念:「有緣見面點點頭,無緣再見揮揮手。」

 

鄭睦奇小檔案

家庭狀況: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學歷:香港大學哲學博士(無機化學)

興趣:園藝、觀蝶、地質

座右銘:嚴以待己,寬以待人


撰文:潘天惠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