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2日
由荷里活反性侵浪潮直至席捲全球的#MeToo行動,已經將電影界、建築界、音樂界等諸多聲名顯赫的人士拉下權力之巔,甚至在指控未經證實的情況下,受控之人的職業生涯便已盡毀。
這場運動也波及到藝術界,使得國外數位藝術出版人和主編級人物辭職或受到開除,基本已經無可能再在職場行動。
而近日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文藝論壇豆瓣網站上,任教於Wesleyan University的教授王敖實名舉報另一位北美學者(曾供職於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性騷擾、威脅、對學生使用暴力手段等行徑,並且開通了法律志願者團隊的郵箱以供收集證據。
此事只有3天便迅速發酵,涉及此事的公號文轉發量達到10萬以上,社交媒體上的各女權群體發出聯合公告和針對藝術圈性騷擾的問卷,並且有意在香港巴塞爾博覽會期間以集體標誌出現,以示抗議藝術界的性侵性騷擾及不平權現狀,重要是直指向受指控的北美學者,向其籌備策劃的深圳雙年展和西安當代藝術展及客座任教的四川美術學院施壓。在陸續有藝術家發布聲明退出雙年展後,深圳雙年展主辦方日前發布公告,與這位學者終止合作。
正如名導活地阿倫所擔憂的,全球性的#MeToo行動很可能會演變為一場獵巫行動,這位北美學者在巨大的輿論中也最終回應道,他很可能是獵巫行動的犧牲品,並將這些指控形容為文革。在他聲明自己已經尋求法律途徑控告王敖誹謗罪的同時,並未在回應中為自己所受的任何一項指控進行辯解,3年前他所在大學的學生通過新浪微博熱門ID(北美吐槽君)控訴他同時擁有多個情人和對學生進行暴力行為,他則形容為是一場網路誣衊。
教育界鐵幕被撕
因為早年北航女博士羅茜茜對其導師陳小武性騷擾的實名指控,使得陳小武最終被撤職,教育界鐵幕被撕開,這為很多高校求學時被侵害的女性提供了一針強心劑,也讓人們重新開始關注到高校和專業業界這種封閉式的權力系統中最有可能發生的身心侵害,當你的導師或上司在權力不對等關係中對你進行威脅、逼誘、騷擾時,完全可以舉報和維權,「蕩婦羞辱」和「受害人有罪」這樣的論調已經不在現今發生效應。
在諸多社交媒體的公開討論中已經能看到有諸多女性藝術家策展人批評家在這場行動中的強硬立場,在王敖尚未將收集的證據公開之前,這場輿論戰爭就已經幾近將這位北美學者在中國當代藝術界的職場未來斬斷,而其中多位人士和這位北美學者並無工作交集和私人糾葛,發生在藝術界的這場看似衝動的民間審判,意味着她們需要一個突破口來直接挑戰藝術界早已存在的壓迫性的機制,甚至無論最後法律是否證明他無辜,事件都將會演變成一場對權威者的挑戰、體制批判甚至性別內戰。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文藝活動預告 |
上一篇: | 《貝隆夫人》音樂劇女主角 阿根廷家人過料演活奇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