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3月7日

佛琳 藝文評論

烈火青春的殘酷物語

近幾年來,香港藝術節的本地委約戲劇是較有心思的。2016年委約鄧智堅編導的《論語》,以高中學生面對HKDSE(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為經,諷刺香港教育制度為緯,製作成一齣眾聲喧嘩的熱鬧戲劇。本年度,藝術節以此發展而成續篇《大學之烈火青春》(下稱《大學》),讓主要角色延續及成長,也進一步反映現在香港社會面對的深層次矛盾。

上集《論語》的男學生一賢(黎樂恆飾),常與女班長爭拗學生會的選舉方式。續篇《大學》講述一賢進入了大學,繼續積極參與學生運動,無畏無懼,視之為理所當然。一賢中學時好友,只有Momoko(王靜文飾)升讀了相同的大學,其餘的肥腸(溫子樑飾)、寶秀(羅嘉欣飾)和有華(唐曉楓飾)另有發展。肥腸與Momoko成為了戀人即將結婚,5位舊同學因而相約聚會,展示了短短幾年間各人的青春變化,生命變遷。

鄧智堅為5位年輕人編排了兩條主要戲劇線,分別是一賢與潘教授(袁富華飾)在社會運動發展上的恩怨,以及一賢與肥腸之間從好友而至陌路人的轉變。由此看來,作為大學生和社會未來棟樑的一賢,自是全劇的骨幹,反映了創作人對時下青年的看法,以至近年香港社會對青年發生的各種影響。

全劇對於潘教授的描寫是可圈可點的。他一方面支持一賢和其他年輕政治團體參與社會運動,但在農曆年旺角事件後,潘教授立刻與政治團體和一賢「劃清界線」,不斷以各式理論或言詞來述說自己的理性立場,令原本敬重他的一賢無所適從。另一方面,肥腸沒有繼續升學,成功投考警察而迅即參與了旺角事件的工作。在維持治安之時卻遇昔日好友一賢,警與民之間的矛盾又再加深一重……

劇本老成 場面青春

鄧智堅的編劇技巧愈趨老成。為了凸顯潘教授的表裏不一,亦增添了女大學生Karen(張惠雅飾),先與潘教授有曖昧之情,後與一賢產生同情之戀。潘教授在劇中作為唯一的上一代形象,可看成是編劇對現代香港社會的指控:就因為有這樣的成年人,年輕人難免陷於墮落。然而,一賢因襲警而入獄,其後離港避風頭,再回港後會見潘教授,二人三言兩語間又好像冰釋前嫌,令一賢的角色性格過於糊裏糊塗,似乎低估了現代年輕人的心智。

藝術節副節目總監蘇國雲在場刊說明本劇「……借題發揮,以戲劇來想像這一代香港年輕人的成長經歷……怎樣活出他們的青春。」建基於此,《大學》的劇本可算達到目的。與其說是「烈火青春」,不如說是一場「青春殘酷物語」。導演仍然善用舞台元素,開場時一節光影與音樂合成場面,又或Momoko被迫脫離學校的舞蹈組,該等場面都帶來青春律動節奏。其他方面,寶秀及有華在本劇的戲份不多,主要是輔助主線發展。尤其是有華在插科打諢之間,於旺角事件拍攝到一賢與肥腸二人的爭吵,在舞台上重現了旺角黑夜的警民衝突,除了強化了全劇的戲劇效果,亦是香港歷史的一頁見證。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