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7日
歷史之有趣,在於不斷重演,1972年美國政壇爆出水門事件,導致連任的總統尼克遜黯然下台;2017年又爆出通俄門,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下場有待揭曉。即將在港上映的《竊密風暴》就走進水門事件主角「深喉」的內心世界,其真實身份竟然是時任FBI副局長費特(Mark Felt)!
看過1976年德斯汀荷夫曼和羅拔烈福的大作《驚天大陰謀》,再看里安納度狄卡比奧的《J. 艾德格》,以及最近湯漢斯和梅麗史翠普合演的《戰雲密報》,自會覺得《竊密風暴》(下稱《竊密》)是圓滿的篇章。
《驚天大陰謀》講述《華盛頓郵報》記者活禾特和伯恩斯坦如何發揮第四權,《J.艾德格》講述FBI首任局長胡佛如何把機構變成効忠國家的機器,《戰雲密報》則看到報社老闆如何捍衞新聞自由,《竊密》男主角費特(尼安里遜飾)是胡佛的得力助手,在機構文化感染下,願為核心價值和國家付出一切。
情報部門的阿頭,有鐵一般的意志,堅不可摧的信念,自然產生俄羅斯總統普京般的面口。尼安里遜在片中時刻保持冷酷,只在兩幕流露出真本性,包括與失蹤多年的女兒在荒野相見,不期然流下眼淚,以及在地下停車場與記者活禾特見面時,竟頹然坐在汽車旁,少有地表露出身心的疲倦。
費特角度出發
上司胡佛突然去世,費特馬上下令銷毀恩師一切資料,這是典型的特務機構行為。胡佛為FBI注入靈魂,神聖不容侵犯,如何保住FBI的招牌,是費特最大挑戰。尋求連任的尼克遜卻要FBI為總統服務,搜集資料攻擊敵對政黨,甚至不惜空降新局長入FBI,這些事顯然違反機構的核心價值,費特目睹一切心如刀割。
奇連伊士活執導的《J. 艾德格》暗示胡佛是同性戀,費特曾公開否認胡佛與男下屬有不尋常關係,《竊密》中流露出他對胡佛的絕對忠誠,加上對妻女情感之淡,不禁令人有些聯想。影片純粹從費特的角度出發,塑造一個為FBI和美國盡忠的副局長,尼安里遜就形容費特是多面人,常在胡佛面前表現自己。
面對新局長格雷(馬頓高基斯飾)的干涉,費特說出:「如果這次改變了,以後就恨錯難返!」但他很快發現孤掌難鳴,於是想到1969年披露五角大樓文件的《華盛頓郵報》,把手上水門事件資料和調查相告,透過第四權抗衡尼克遜、白宮法律顧問等人的魔爪。另一方面,他也暗地裏尋找失蹤女兒的下落。
外有尼克遜和上司懷疑其深喉身份,內有抑鬱的妻子和失蹤的女兒,尼安里遜的深沉演出既符合費特的處境,又展現情報機關頭子的本性;他在上司面前要裝作事不關己,面對下屬也要裝作火山爆發,與妻子相處則要壓抑內心的煎熬,只有在記者面前才流露真感情。
尼安里遜的演技無可挑剔,贏盡影評人的讚賞,但也許該片重點為探討費特內心世界,忽略了更引人入勝的電影情節。既然尼克遜和新局長有懷疑,有沒有派人或其他情報部門跟蹤?若有,特務高手費特如何周旋,必定好看過占士邦電影。
水門事件最吸引人的還有記者與「深喉」暗地接觸,尼克遜知道哪些記者拿到資料,理應兵分多路監視。在跟蹤和反跟蹤之間,是不是該有更多精采對決?這些片中很少呈現,鮮能感受「深喉」的險境。
導演曾任記者
另一個遺憾是費特和太太Audrey(Diane Lane飾)的關係,前者在外與不同人士唇槍舌劍,在家與太太最長的對話是有關女兒,Audrey批評費特工作狂令女兒離家,費特批評是對方不幸的童年逼走女兒。最後兩人與女兒和外孫見面,看似大團圓結局……
導演蘭德斯曼(Peter Landesman)和尼安里遜異口同聲大讚Diane Lane的出色演出,惜大部分都付諸一剪,沒在大銀幕出現。據悉,電影公司在推出DVD版時,將提供足本版本,令大家看到更全面的「深喉」。該片在美國票房不濟,可謂一地眼鏡碎,原因為何?
也許尼安里遜宣傳時的一席話,道出了緣由,「電影講述費特部分人生,這忠實反映那段珍貴的美國歷史。我希望人們不要因討厭政治,導致對《竊密》興致索然。」蘭德斯曼是記者出身,忠於事實而犧牲電影感,也許也降低了吸引力。
聯想到特朗普
巧合地,特朗普2016年勝出美國大選後,翌年就爆出俄羅斯操縱選舉,FBI前局長科米就通俄門調查,向司法部要求增加經費,不久突遭特朗普炒魷。特朗普公然干涉FBI調查工作,很容易令人想起尼克遜和水門事件,何以美國人對《竊密》反應冷淡?實在令人想不通。
一個國家的安全,不是靠一個部門、一家報館,或一支筆,正如尼安里遜所言是社會整體的責任,「民主萬歲,沒有人——即使總統——也不能超越法律,他也要接受問責。如今世界變得更可怕,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當年水門事件引發美國人湧上街頭,此情此景好久沒出現了。」
來自北愛爾蘭的尼安里遜,之前是一名舞台劇演員,八十年代被《群英會》導演尊波曼(John Boorman)賞識踏入影壇,先後憑《舒特拉的名單》、《傲氣蓋天》、《引人入性》三度角逐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其中《舒特拉的名單》更獲奧斯卡影帝提名,惜均與獎項擦肩而過。
《名利場》記者約翰干奴爾(John Connor)2015年披露「深喉」真實身份,去年受訪時稱費特家人對尼安里遜的演出讚不絕口,「他家人說尼安演得神似,費特本身很平和,平時沉默寡言,但性格很有趣,里遜演出神髓。」費特1974年因侵犯「地下氣象組織」公民權而下台,2008年12月與世長辭,享年95歲。
歷史不斷重演,好總統和壞總統都會出現,只要權力有制衡國家就會安全,這是美國長盛不衰的原因。所有國家都會出現問題,好比一箱罐頭總有幾罐壞的,解決方法不是把「生產日期」改掉,而是建立完善的產品監察制度,才能確保罐頭質素,做到長賣長有。
撰文:吳雄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烈火青春的殘酷物語 |
上一篇: | 女兒嚴馨麗 屋主每年減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