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4日
日前在社交媒體上有一條片瘋狂傳播,就係馬來西亞有一班笨賊,拎住個十四磅大錘,狂打珠寶店的玻璃飾櫃,打到身水身汗都打唔爛,結果落荒而逃。
你屋企有錘仔嗎?你記得上次使用是什麼時候嗎?我家的錘躺在工具箱至少十年沒動,但這麼少用的工具為什麼家家必備呢?因為雖然不知道何時有用,但等要用時找不到就無法一「錘」搞定!
許多看似沒用的東西,其實是一種儲備。大猩猩玻璃是美國康寧公司(Corning)下屬的一個註冊品牌,專門生產專業的鋁矽鋼化玻璃,這種玻璃在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使得其有非常優異的防刮特性,具有高強度、輕薄等特點,因此被大量運用於電子產品熒幕上。
但十年前,這只是一款無人問津的廢品,因為製造成本太高,沒有廠商肯用,躺在倉庫角落三十六年。
二○○七年一月,喬教主發表第一代iPhone,卻隔了將近半年才正式開賣。這段期間,就是為了這塊玻璃屏幕,當時教主搵到康寧的CEO,希望能在半年之內生產出堅硬輕薄襟刮的屏幕,原本佢以為咁高要求,最少都要等一年半載,冇諗過康寧話冇問題,三個月就搞掂,取名「大猩猩玻璃」,如今世界上有超過四十五億台裝置,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等採用這款玻璃,市場佔有率高達七成,為康寧賺盡超過十億美元以上,
這間公司每年將收入百分之十投入做研發,將製造材料當成一門科學咁認真對待,這些輝煌的成就建基於大量的研發,研發等於學習,好比一個人將收入十分之一拎出嚟買書,長期積累戰鬥力。公司如此,個人也應如此。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