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9月7日

余十八 訪談錄

陳坤儀細談腦教育
教與受者腦袋同時改變

孩子學習不佳,未必因為他們不喜歡學習,往往是因為家長、教師用錯了方法。若深入研究大腦構造,便能了解小朋友大腦哪些部分較發達,哪些較落後,也能了解他們學習時需要的是讚賞和完成挑戰帶來的快樂感覺,而非被批評帶來的焦慮與恐懼。

陳坤儀從1999年開始研究以腦神經科學為本的腦基礎教學法,它結合不同學科,務求讓孩子腦袋有均衡發展,她為此放棄官校教席,與丈夫成立公司推廣,更成為這方面的專家。而在學習這套教學法後,她更能掌握與孩子溝通的技巧,改善關係,而自己的腦袋也因相關訓練,變得更靈活。

陳坤儀從小成績優秀,入讀傳統名校銅鑼灣聖保祿學校,八十年代中學畢業成績不夠入兩所大學,於是決定做時裝採購,只是不習慣商場的爾虞我詐,覺得不快樂,後來認識到如今的丈夫,知道一家小學正聘請代課老師,不惜辭去四千多元月薪的工作,改做月薪800的老師。「如果我多做一段時間,就已經能買層樓,但當時也沒怎麼後悔。」

投身教學後,她變得快樂,校長也欣賞她的表現,邀她做全職教師,她決定報讀教育學院,後來回母校成為英語科教師。「我很喜歡看到學生成功,也喜歡看到他們有多方面的發展。我教英文與體育,會帶學校球隊去比賽,看到學生臨場如何面對失敗,想方法扭轉局面,這些都是人生中寶貴的能力,也會為他們在比賽中的成長感欣慰。教學給我很大的成功感和喜悅,也很珍惜與學生相處的時間。」

男女腦袋有別

她生下兒子後,發現自己一直在女校環境長大,習慣的教學法在兒子身上不太適用,遂轉職男女校筲箕灣官立中學去了解更多,在1999年接觸到腦基礎教學法這門知識,才發現自己過去一直未掌握最適當的教學方法。當時教統局請了美國腦基礎教學專家Eric Jensen來港為教師舉辦工作坊,展示可如何掌握學生的腦構造與運作,運用不同策略刺激學生腦袋的不同部分,達到更佳的學習效果,讓陳坤儀與丈夫深受啟發。

她發現,許多小技巧都能改變學習效果。「例如男仔的腦袋與女仔的腦袋構造有分別,前者不能一直坐着學習,腦袋的氧氣會變得不足,而腦細胞也會變得不活躍,因此罰企是有效的,能改變他們的學習姿勢,增加心跳與正腎上腺素。但罰企你會讓師生關係變差,同時為他帶來壞學生的標籤,解決方法就是全班一起站起來,去另一個位跟另一個同學說3項剛才聽到最印象深刻的要點,訓練他們從顳葉取得資料,放到前額葉去分析、排序、組織說出,訓練他們社交腦區鏡像神經元的發展,也幫助不專注的學生重溫。」

她指出,傳統責罵、批評或威嚇的教學法,長遠會引起反效果。因為這會增加孩子的皮質醇與腎上腺素,長期皮質醇分泌會導致焦慮與抑鬱,長期分泌腎上腺素也可能導致行為問題。「最後在課堂上問問題,學生不是怕得垂下頭、退縮不敢試怕被責罰,就是故意不合作,同你死過。因此課堂上要調節其狀態,增加血清素和多巴胺,例如讓他們有多些機會合作,互相讚賞,就能學得更好及更喜歡挑戰新題目。」

改變腦區效能

透過學生的分析腦圖,他們也發現很多時學生在課堂表現不佳,並非要故意搗蛋,而是因為某些腦區的效能較低,只要用上不同的教學法,並且改善其生活習慣、飲食、學習姿勢、睡眠、運動量等,也能重新刺激腦細胞的運作。

當時她獲派別人眼中教學難度高的班別,學生常被其他老師批評和標籤,但她覺得他們其實本質與潛能不錯。「雖然我學校收的全是band 1學生,但讀了5年後,當中只有兩班同學覺得自己有能力讀書,其他都變成沒有動機的學生,甚至認為自己是學校的壞分子。於是我思考,是否教學過程中某些策略出問題,讓這些原本是精英的學生也無法發揮?」

丈夫當時任教band 3學校,表示這種教學法在其學校效果不錯,於是她嘗試應用相關方法,取得一定成果,兩人對於這套方法更是深信不疑。千禧年初,教統局曾考慮大力發展這方面的老師培訓,其後無疾而終,與Eric Jensen相熟的他們深感可惜,於是成立公司發展這套教學法,丈夫更辭職全身投入,而在官校任教的她因長俸和子女教育津貼留任,作為後盾。「推廣過程頗艱苦,起初不是太多老師了解,也有人質疑其成效。他們常問:你說做跟腦有關的事,我卻看不到腦袋有什麼變化。」

3年後生意漸上軌道,她辭去教職全身投入,並在西澳洲大學完成博士論文研究,探索這種教學法如何應用。其後採納這套教學法的學校增多,教統局也找他們到資優教育、訓育等小組協助培訓。「我們不是想改變教統局什麼,只是想吸引更多學校採納,用自己的能力推動改變。」

她表示這套教學法無論是什麼學校、班別、人數多少都可實踐:「初期老師會覺得課堂進度變慢,但後期學生的動機會變大,腦活性和吸收能力增加,因此長遠來說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及思維批判能力都會更高。」

她指出,在實踐過程中,老師要有足夠的支援,需要與專家不斷在課堂上調整策略與目標,以達到最好效果。學校對這套教學法的理解與接受也很重要。「有時我會讓學生多說話和移動,有些校長經過會批評:為何會這麼吵?但他們需要分清那些是建設性的吵還是真的吵。」

認識這套教學法後,她與兒子的關係也得到改善。之前她也採用鼓勵的教育方式,但有時也忍不住打罵。「有些說話是不應該說出口的」。在兒子6歲左右接觸腦基礎教學法後,她更能掌握與孩子溝通的技巧。「要更加運用自己的前額葉,學會控制衝動。」

「腦基礎教學法的重點是要多觀察學生,了解對方的腦區哪些位置發揮得不太好,不要太快出手干涉其學習,要多讓其嘗試,其腦細胞才有更多聯繫,再想方法鍛煉其不足的地方。要明白學習是有很多個步驟的,有些家長看到孩子有錯誤就立刻糾正,例如做功課時老是要其停下,說這裏串錯那裏寫得難看,學習動機就愈來愈弱。不如等他們做好,然後先讚他有哪些是串對的,為其增加多巴胺與血清素,然後總結他們大部分的錯誤只是因為某個問題,讓他們有重點目標可留意與改變,增加其成功感。」

家長常犯錯誤

家長總忽略設身處地了解子女的困難,例如要求孩子迅速給答案、做某些行為,而沒想過孩子腦袋未完全發育,需要時間嘗試或思考,甚至對孩子多加批評,令他們感到挫敗。在教導孩子時用威嚇手段,只會把恐懼植根,改變孩子對一件事的理解和觀感,才能更有效地改善行為。

陳坤儀表示,就如說服孩子不要怕黑時,說「沒有鬼」等於暗示鬼的存在,在給予指示時,盡量不要用否定句。「如不要說『在走廊不可跑』,而是要求他們如『太空漫步般經過走廊』。」

許多家長關心子女第一句是「做了功課沒有?」或「上學開不開心?」這些「低層次」的問題常讓孩子感煩厭,如果能掌握此法,也將更懂得用不同策略與孩子溝通。「例如要求他們說今天發生的兩件最有趣的事。幫他們用腦整理,話題也會更豐富。」

她笑言,這套教學法在訓練學生之餘,也是老師的腦基礎訓練。「腦科專家Marian Diamond曾指出,老師在改變學生的大腦皮層,改變腦細胞的結構及化學物質,但當用這種教學法時,老師的腦袋也會被改變。」

她兒子今年23歲,對父母的工作十分支持,更幫手籌辦博覽活動。他如今正在澳洲攻讀學士,希望將來能投身環保能源業。從小兒子就想做科學家,雖然成績不算最頂尖,但陳坤儀和丈夫不曾否定其理想,也沒有監看他做功課或帶他上補習班,只是在他考試失手後與他總結有什麼可以改善,有什麼是可以保持的。「我們想培養他有長遠地實現理想的能力。」她說。

撰文:余十八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