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6日
每年我們都會通過報道,了解在文憑試考獲5**成績的學生到底有什麼志願、背後有怎樣的辛酸故事或勵志啟示,乃至對當下時政有何看法。又有多少人有興趣了解各個科目對他們的影響?還是,大家早就把相關課程定型為升學工具,就此而已?
一眾在今屆文憑試通識教育科考獲5級至5**級成績的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學生,回首3年前後的轉變,首推更留意新聞及社會,細問之下,廖正豪同學覺得自己更留意社會議題,反思可以怎樣為改善社會問題作出貢獻;陳家駒同學則利用強化的邏輯思維,辨識當今資訊不合理之處;至於易嘉瑩同學則為各同學作出不俗的總結。
通識科成績一度陷入低潮的易嘉瑩,對通識科由初時「死讀死背」的誤會,到現在「通識」二字在她眼中,已不再是一門賴以升學的尋常學科,因為她得到的,是以更廣闊的思維了解同一件事,表達自身觀感的同時,也會從其他角度作進一步思考,這種得着更可經常在日常生活應用。由通識科的課程文件到考核要求,都點出學生須清楚表達自己的論據,並以開放的態度對待不同觀點,一眾風采中學的學生以上佳的成績,印證了通識科的學習成果。
引導學生客觀持平
有說學生修習通識科後變得激進,甚或質疑此科過於政治。風采中學通識科科主任林佩儀老師認為,通識離不開生活,教師需要善用生活化事例,讓學生的學習更加順利。近年香港的社會政治議題比較敏感,學生接觸相關議題的機會自然增加,但不能忽略課程還有其他重要的範疇,教師團隊的責任就是以事實為基礎,提供多元角度,讓學生了解議題始末,更重要是以客觀持平的態度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通識科屬高中課程的必修科目,對於此科在校內的推行,風采中學的何漢權校長希望學生能認真面對,因此強調學生在初中時打好知識基礎,並通過閱報以至專題研習提升書寫技巧,希望浸淫之下學有所成。加上校方在人手上撥出較多資源,團隊大部分老師專教通識,自能應付頻密更新教材的工作。
快速解題進入狀態
體現學習宗旨固然值得欣賞,若然露上一手「奪星」絕活或許更加難得。一般同學預備應試時,固然知道審題的重要性,例如先羅列相關概念及準備相關例子,以至草擬答卷結構,以符合題目要求。除了多角度思考外,易嘉瑩的應試心得,就是開考前半小時進行一次快速解題,先讓思維「熱身」,這樣甫開始考卷一時已經可以投入考試的狀態。
至於已有一定通識修為,卻在「奪星」方面陷於瓶頸的學生,風采中學通識科教師盧嘉儀老師認為,成績達第4級的同學,大多因為對字眼的理解有所偏差,或者文字表達紊亂,成為失分的主因。除加以針對改善之外,她建議學生須在單元知識以外,具備社會、國家以至全球各層面知識的認知,從而為應考卷二預備最能解釋論點的例子。她透露奪星學生們平時會進行資料搜集,每遇上問題都會討論或主動向老師請教,切磋訓練思維,日子有功,便有機會填補思維上的漏洞。
撰文、攝影:《信報通識》編輯部
教育版徵稿
《信報》教育版誠徵來稿。學校校長、老師可投稿「校長開壇」、「教研陣地」,文章約為800字;學生可投稿「貼堂」、「學生樂園」,畫作需要撰寫100字介紹,而文章約為800字;至於各教育界資深人士可投稿「教育講論」,文章約為1200字。來稿請註明有關投稿欄目、聯絡方法,以及所屬學校或教育機構,並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報有最終採用權。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