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0月30日

吳凱宇 教研陣地

難民子女教育值得關注(上)

近月的歐洲難民危機再次引起大眾對難民議題的關注,其實香港也有為數不少的「難民」。根據入境處今年的最新數字,香港現有約一萬名「酷刑聲請人士」,他們根據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向入境處申請免遣返聲請,等候確立難民身份和被安排移居至第三國。由於審核申請的時間往往經年,期間又不能工作,加上政府的人道援助微薄,這些「酷刑聲請人士」往往生活困苦。他們的苦況,不少媒體曾作報道,但社會較少關注的則是難民子女在港的教育狀況。

在香港一萬名難民當中,約有500名是未成年的兒童或少年,他們大都適齡入讀幼稚園或中小學。但究竟他們有多少人在學?上學面對什麼困難?政府又可有措施來改善他們的教育?

暫准入學

根據現時特區政府的政策,政府並沒有法律義務安排難民兒童入學。任何持「行街紙」(擔保書)人士,包括難民兒童,如果想入讀本地學校,必須先得到入境處處長的批准,以確定他們不會在短期內被遣送離境,然後再交由教育局按個別情況暫准他們入學,並為他們安排學位。

香港教育學院公民與管治研究中心現正就本港難民教育情況展開一項研究。我和其他研究團隊成員近月走訪了一些難民家庭、難民團體和協助難民的非政府組織,發現難民兒童在申請入學上,並沒有遇到太大困難,當教育局接獲入境處的入學批准,大多很快會安排他們入讀有取錄非華語學童的學校。另外,學生資助處亦會酌情為有需要的學童提供學費資助。此外,根據我們訪問非政府組織Vision First和一個難民家庭所發現,由於兒童學習語言的速度通常較快,所以學習廣東話和中文對學童並不是很困難,而一些學校亦有啟導計劃幫助包括難民子女在內的非華語學童適應學校生活。

(下周五刊登下篇)

吳凱宇_香港教育學院課程及教學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香港教育學院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將於11月6日下午舉辦一場有關難民兒童教育狀況的圓桌論壇。屆時難民團體代表、學者、教育局官員、學校教師等不同的持份者將會出席,歡迎有興趣的公眾人士報名參加。查詢電郵︰[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