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3日
上星期日,忙完所有工作,便驅車往紅磡,送別阿強。記憶中我很少送別病人,但阿強例外,10年前他剛證實患上前列腺癌後,便一直由我來跟進病情。癌症很折磨人,病情不時會出現反覆,病人又要承受不同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尤其前列腺癌進程較慢,病人的抗癌路相對變得更長。不過,在阿強身上,我看到堅毅不屈和逆境自強的人性光輝。
前列腺癌是本港第5大癌症殺手,以男性癌症而言,屬第3常見癌症,以2012年計,便有1631宗新症,發病高峰期是65歲。阿強發病患病時,剛好65歲,當時用作評估癌指數的「前列腺特異抗原指數」(PSA)高達300(正常指數是約6或以下),當時病情並無擴散。我與他商討了治療方案,便開始用荷爾蒙治療配合電療。
癌細胞轉移
一般中期前列腺癌病人都建議接受先導及同步荷爾蒙療法,阻斷雄性荷爾蒙,抑制前列腺細胞,半數病人治療後,症狀都得到紓緩;治療前我亦已向阿強解釋了治療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他一直用堅定的眼神耐心地聆聽和點頭,反而她的太太卻擔心得眼泛淚光。
阿強接受荷爾蒙療法配合電療後4年,發現PSA回升,重新接受荷爾蒙治療後,PSA回復穩定。2年後第2次發病,發現癌細胞轉移到骨和盤腔。雖然阿強因骨痛而被迫放棄每天晨運後與老友茗茶的歡樂時光,又要適應轉用荷爾蒙配合抗雄激素口服藥組合的考驗,但他仍然很樂觀,口裏常掛着口頭禪說:「上天對我也不薄呀,至少還有藥可用。」
可惜,癌魔沒有因他樂觀堅強個性而退讓,大半年後他的前列腺PSA再次上升,醫生證實他患上的屬於去勢難治性前列腺癌,癌細胞進一步轉移至腹腔淋巴腺。這次,他獨自來取報告,可能不用再顧及太太的感受,他終於按捺不住,放聲嚎哭一場。激動過後,他回個神來說:「我一生都沒有遇過什麼逆境,如果上天要給我這個試煉,我就繼續打一場漂漂亮亮的仗!」然後,又回復昔日的自信和笑容,還約我到他的家聽黑膠唱片。
去勢難治性前列腺癌,顧名思義,即出現轉移的病人用藥後,仍然病發。以往這類病人確診後,除了荷爾蒙療法外,還需要接受化療藥「多西紫杉醇」治療,但病人會出現脫髮、周身骨痛、抵抗力下降等情況,而且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注射。加上,病人需要到醫院接受治療,影響日常生活,也影響生活質素。有研究發現,接受多西紫杉醇的病人,約兩成會因白血球下降而出現發燒。
藥物副作用少
阿強說,他心知自己餘下的日子不多, 但希望能好好與家人共處,也希望減少勞動,最後他選擇服用口服藥「阿比特龍」。阿比特龍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用作去勢難治前列腺癌的第一線及第二線治療藥物,即病人一旦確診,可立即服用該藥;另外,如病人之前接受多西紫杉醇治療,情況轉差後,亦可用阿比特龍。研究顯示,約三成患者在服用阿比特龍後,不但症狀獲紓緩,整體存活率亦獲得改善。
阿強服用了阿比特龍後沒有出現以往不適的情況,沒有出現副作用,每次覆診PSA都下降,一個月後,PSA由服藥前的600下降至300。6個月後接受電腦掃描檢查,腹腔淋巴腺的癌腫瘤縮小了,當時的PSA下降至60。
所有藥物都有有效期,阿強服用了阿比特龍治療接近2年後,PSA指數再次上升,不過因為升幅很溫和,他還是決定繼續接受治療,因為在回顧過去多年的抗癌路,他覺得這2年,沒有受副作用困擾,亦沒有不適,活得最逍遙自在,閒時與家人到公園逛逛已很滿足。
兩成前列腺癌患者在發現時,病情已呈晚期,這是由於這病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病發時亦與前列腺肥大症狀相似,如小便困難、排尿不清、出血等,部分病人怕尷尬延誤求醫,也是令病情出現轉移的最大原因。
前列腺癌最常轉移至骨,患者會感到骨痛甚至出現骨折;其次為淋巴腺,患者未必會感到不適。要清楚了解腫瘤是否出現轉移,以及轉移的範圍,醫生會為新症病人做核磁力共振及骨骼同位素掃描檢查。
由於前列腺癌的進程相對較慢,出現轉移的患者,估計半數人的存活期達5年。病人存活期長,若治療過程能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而且藥物本身副作用少,都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質素,安享晚年。
前列腺癌與大部分癌症一樣,成因不明,其中估計可能與高脂肪飲食有關,因此預防方法是避免高脂肪飲食及吸煙。不少體檢套餐都提供PSA檢查,但PSA非常敏感,正常值是6,若結果是10以上,患上癌症的機會較大;若指數介乎6至10,則有機會患上其他前列腺的毛病,如發炎、肥大等,需要接受直腸超聲波檢查甚至抽樣檢查才能作進一步診斷。
高風險的人士,如有一個以上近親(即父親、兄弟)65歲前曾患前列腺癌,便應在40歲開始定期監察PSA水平。一般男士如欲接受PSA檢測,可徵詢醫生意見及從50歲開始。
撰文:張寬耀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巴馬長壽飲食 |
上一篇: | 「POP!普普藝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