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3月11日

張寬耀醫生 腫瘤科

預防前列腺癌的法寶

前列腺癌是香港第四常見癌症,根據2018年香港癌症統計中心數據,約有2200新症及約470人死亡。前列腺癌病發率隨年齢增加,50歲以上發病率迅速增加,80%以上都是65歲以上人士。除年齡外,非亞裔、有家族病史、常食用高脂肪食物及肥胖,以及長期接觸重金屬(如鎘)都是成因。

前列腺癌生長緩慢,初期一般沒有症狀或與前列腺增生症狀相同,如尿頻、困難甚至赤痛,後期可能出血、小便痛或因擴散而骨痛、消瘦等。前列腺癌診斷可由初步的肛門指探,到血液檢查前列腺特異抗原,如升高便可初步確診。其他檢查如活檢、磁力共振及新式的PSMA掃描可確認分期。前列腺癌初中期手術及放療皆為可根治手段,如中後期便應用放療及抑制雄激素治療。

對健康男士預防前列腺癌有六大法寶,包括戒煙、控制身高體重指數(BMI)、每周有3小時劇烈運動或7小時步行、少吃紅肉、多吃深海魚及煮熟的番茄等。

和大家分亨一些個案。梁先生2000年確診前列腺癌,檢查後是第二期,但因已屆80歲,雖然身體健康生活正常但不建議做手術。於是做7星期的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ntensive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此方法可增加前列腺的放療劑量又可減少直腸及膀胱的副作用。梁先生接受治療後,前列腺特異抗原回復到不可測量及無不適。遺憾的是梁先生2015年因中風過身。

另一個案黃先生2012年確診第四期前列腺癌,檢查顯示他已有骨痛及腹內淋巴擴散。黃先生接受抑制雄激素注射及口服藥物治療。3年後發現病情復發,病人接受多西紫杉醇(Docetaxel)化療後病情短暫受控。2020年在二線口服抗雄激素及化療注射治療失效後接受鑥177(Lu177)PSMA同位素放射治療,病情轉而穩定,骨痛也減輕。

現代癌症治療是多學科配合的而不是單一治療,患者應聽從醫生給予的適切建議。

作者為腫瘤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檢視前列線癌,醫生貼士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