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9日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早前向大律師公會和律師會投訴正被通緝的郭榮鏗和任建峰,指兩人涉嫌嚴重違反守則和道德,令業界聲譽受損,影響外界對香港司法制度的信心,兩個律師會確認收到投訴並着手處理。其後亞太法律協會發聲明,對兩個專業團體針對海外民主派人士啟動調查表示關注。由於二人離港多時,調查如何操作備受注視。立法會法律界議員林新強向筆者指出,一般而言受查人須親身出席聆訊,倘無法列席,他認為可採用視像方式進行,如果受查人連遙距會議也拒絕參與,恐面臨紀律處分,最嚴重可罰「釘牌」。
不過,有具法律背景的政界人士指出,郭榮鏗和任建峰早已沒在港執業,即使遭受處分,亦不構成實質懲罰,只是作為專業團體不能「懶理」投訴,故充其量僅能從程序中鑽空子,拖慢聆訊進度,惟到最後始終要作出判斷,難以不了了之。換句話說,此事最受影響的並非被通緝的兩人,而是無端端捲入政治漩渦的兩個律師會。
亞太法協明言不排除派出觀察員監察調查程序,身兼該會理事的律師會會長陳澤銘隨即「割席」,承諾會公平、公正、有效處理其會員的投訴,不接受有人對律師會調查程序施壓。
風波發酵約一個月後,似乎未見明顯進度。然而,林新強直言投訴不能無了期拖延,就算郭榮鏗和任建峰拒絕回港,亦應以視像聆訊,相信公平性不成問題。倘若受查人連虛擬聆訊也缺席,調查結果肯定對其更為不利。
究竟視像聆訊是否可行?陳澤銘回覆筆者查詢時指出,律師會的專業操守調查內容保密,將根據法例和機制展開,如有需要會轉介至律師紀律審查組作紀律聆訊,研訊模式由審查組獨立處理,強調被投訴人會得到充分答辯機會。
翻查資料,具英國律師資格的何君堯因在2017年集會上公然發表對港獨人士「殺無赦」的言論,於2020年疫情期間被英國律師管理局調查,當時他也是透過視像向當地事務律師紀律審裁處答辯,故視像研訊在外國早有先例。
行政會議成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談到昔日公民黨黨友郭榮鏗被查時說,通常投訴只須有足夠表面證據,公會就會成立一個由資深大律師、執業大律師和業外人士組成的調查委員會,決定受查人是否需答辯,估計以視像形式靈活處理並無大礙。由此看來,相關投訴有一定機會以視像方式審訊。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價值外交愈狂 和平愈渺茫 |
上一篇: | 救經濟勿再敲邊鼓 對準消費樓市出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