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日
身處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社會,就連批評資本主義也是一個禁忌。我們會在聚餐抱怨工作很忙經常加班,但說到月薪多少時又是愈高愈好,彷彿能夠說討厭工作已經是我們對資本主義最猛烈的批評。
市民心裏有幾尊敬這個制度不得而知,但從法理基礎上香港注定要行這條路。大家耳熟能詳的「五十年不變」,《基本法》第五條直接列明要「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把這樣東西都寫入憲制性文件,全世界沒有很多地方會這樣。
平常人難以宣之於口的,會逃到音樂裏。久一點的有陳奕迅的《陀飛輪》,最新的有Anson Lo的Money。後者的歌詞說:「人沒貴族那身份/仍能豪得起美感/快樂不快樂/從無迎合過消費品」,傲氣十足地甩開金錢的束縛,令人刮目相看,不少觀眾說支持偶像反思財富。
但實際上,這個主題在香港流行音樂少之又少,要數的話可能要聽一些比較indie的(獨立音樂)。
My Little Airport的《邊一個發明了返工》、《窮人賣XX》都是例子,用一種帶點滿不在乎的唱腔,淡淡地勾畫基層被壓榨下的生活面貌。
這些作品帶着反抗資本主義的意識,引發大眾反思金錢與生活的勾結。表面看來,它們像鼓勵更多人擺脫財富至上的思維,但實際上是否能達至這樣的效果?後現代主義學者Mark Fisher曾批評,那些打着反資本主義旗號的藝術,一邊說金錢萬惡,一邊卻不斷強調錢可以買到做到的東西(例如列舉名牌、名車、人際地位……)其實不知不覺成為資本主義的幫兇,潛移默化令聽眾覺得錢很重要。仔細看Anson Lo Money的MV,觀眾會見到有些人們為了錢而挖眼和內臟,甚至放棄年幼的親生子女,其實無意間加強了金錢可以令人放棄一切的概念。《陀飛輪》裏列舉「我的美酒跑車相機金錶也講究」、也不以高薪高職高級品搏尊敬」,原意是請大家反思這些東西不過虛榮、何苦要窮盡人生的時間去追尋,但到底一般人會被說服,還是在潛意識中記住了美酒跑車這些指標?
就連My Little Airport的《邊一個發明了返工》,也寄望畢業後同學「見面唔會講買股票 買車 結婚 生仔 買樓 買船」,彷彿在悄然提醒着,錢有多麼「萬能」,無孔不入生活每一處。很可惜,在這些情況下,反抗資本思維恐怕只是喃喃自語;當音樂一停返回現實時,便摘下耳筒,落車返工。
在這個看似無處可逃的死胡同局面,不如一起看看本地樂壇少數「擁護」資本主義的代表,聽聽他們的原因。
Luna Is A Bep在2018年的《唔鍾意錢》和幾年後推出的《REPLY唔鍾意錢》,就是一雙很大對比的作品。前者大力把資本主義抨擊得體無完膚,雖然也落入上述類似的陷阱(歌詞:「全香港人嘅心願都係買樓又買車」、「講完唔鍾意/都會爬起身返工搵錢/我只係覺得錢唔係人生唯一意義/趁二十二歲繼續堅持我廉價嘅鬥志」)但Luna Is A Bep在一年前寫成的《REPLY唔鍾意錢》,就很有趣。一句「以前天真 而家大個」,觀眾聽到或會大笑,這直率的女生如此總結了幾年的心路歷程──出來社會打滾一番後,她終於覺悟:「我鍾意錢/錢鍾意我/氹返財神爺/我寫咗呢隻歌」。
她為什麼轉軚、打倒昨天的自己?原因很簡單:「唔想行路。的士UBER是旦」、「俾你贏下囉,我都唔介意出銃」有錢的快感,不在於物質本身,而是一種隨心所欲的自由;累的時候可以對待自己好一點,打麻將時不用每次想着輸贏,只需享受。
努力掙錢的人,也許不是盲目想追名牌,而是想不受錢的限制,擁有實現自我的自由。批評資本主義時,如果我們不斷數着什麼珠寶名車,其實是有點失了焦;我們不是想要法拉利,只是想擁有一種叫做「疲倦時可以搭的士」的選擇。除了舒適,這也關乎自由和尊嚴。
錢有時的確可以換來自由和尊嚴,但如果獲得財富的過程正正要付出一些自由和尊嚴,不過是此消彼長──這是資本主義最致命的弊病。
作者現雙主修香港大學新聞系及比較文學系
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公民黨解散是咎由自取 |
上一篇: | 南韓經濟戰略從模糊走向積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