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3日
粉嶺高爾夫球場用地跨越幾屆政府斟酌,以及由黃遠輝牽頭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持「土地大辯論」,到今屆政府終於有眉目。環保署有條件批准粉嶺高球場建屋計劃的環評報告,發展局亦表明,當局會於9月1日按計劃收回該處32公頃土地。不過政府周五所發的一份澄清,似暗示高球場發展仍存在很大變數。
不少傳媒以為,當政府9月收回部分高球場用地後,會立即大興土木建屋,情況有如簡約公屋一樣推進。怎料發展局周五稱,即使收了地,也必須完成並依據法定規劃程序行事,包括審視擬建公營房屋的樓宇高度、密度,並待有關法定土地用途和發展參數獲確立後方能開展,而且在建屋工程上馬前,土木工程拓展署仍須按環保署署長的要求,提交詳細布局設計,以及詳細景觀和視覺設計,供審批之用。
本欄去年已形容,當局對高球場發展的態度是「以慢打快」,而迄今政府又搬出「程序」、「法例」兩大關卡,可想而知,高球場收地後要過五關斬六將才可發展,至於建屋規模如何又要研究一番,屆時會是什麼光景?難說得準。
有一直關注事件的建制中人預計,粉嶺高球場的命運,下半年顯得相當關鍵,事關今年底將有兩項世界級高球賽事在港舉行,分別是10月的「沙特阿美石油團體系列賽」,以及11月的「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該名建制人士相信,政府不想因為收地而令兩大高球界盛事離棄香港,轉戰其他地區,所以估計即使收回高球場32公頃用地,短期內都不會有任何行動,起碼先讓兩項賽事順利舉行。
其實政界對是否保留粉嶺高球場一直意見不一。早年建制圈子傾向還地於民,以免令人感覺政黨向富人傾斜。然而,當北部都會區概念公布後,建制內部開始認為,既然北都將有大量房屋興建,那麼粉嶺高球場便可免於分割,有保留價值。
直至今年3月更出現轉捩點,香港高球運動員許龍一成為首位贏得亞洲巡迴賽分站冠軍的香港球手,自小在粉嶺場地訓練的許龍一,旋即成為香港哥爾夫球會游說政府及議員的最大籌碼,稱粉嶺可以培育出世界級高手,說好香港故事。財雄勢大的哥球會最後如何出招扭轉「賽果」,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民主vs威權」二元論的政治理論基礎 |
上一篇: | 銀行倒閉藥不對症 政客添亂金融高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