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1日
過去三年,大家經歷過疫情最嚴峻的時刻,現在基本上踏上復常之路,但無論是疫情最嚴重時,或是在平日,不吸煙的人士對在路上公眾地方的吸煙人士大感困惑,特別是那些一邊走一邊吸煙的人。首先,過去三年一直要戴口罩,很多人也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因為在公眾地方沒有戴口罩去吸煙而被罰款?另一方面,有些吸煙人士一下車時,如離開地鐵站、下了巴士時,便立即吸煙,於是在後面的人便在那幾分鐘的路程中吸了大量的二手煙。
全港市民齊心抗疫,因為抗疫大多犧牲小我,堅持在炎夏戴口罩、減少親友聚餐、在酒吧做快測。唯獨吸煙人士往往因一時快感,在馬路上除罩「打邊爐」,自以為「有型」,實際上自私自利,不顧他人的安全及感受。
疫情期間,政府加強打擊街上除罩吸煙行為,執法是被動的,當事人也不會高興吧;多點考慮其他人的感受較好,如不要一邊走一邊吸煙,或在很多人聚集的地方、排隊的地方(如櫃員機前)、餐廳門口吸煙,那些煙會吹入餐廳內,大多數不吸煙的人不會喜歡的;較理想的是找個沒有人的角落吸,更好的是不吸煙,空氣清新,不影響別人,也不傷害自己。不少例子指出,吸煙帶來不同的疾病,即使有些吸煙人士家財萬貫,或有個CEO級的醫療保險,大病時不會是好的經歷;沒有家財萬貫或高額醫療保險的話,便要依賴政府的醫療系統,無論是在等候時或治療時,對己對人都會造成傷害。
筆者最近留意到社會討論增加煙草稅,現時有約37個國家定於75%或以上,如澳洲、法國、泰國及英國等,但香港煙草稅佔主要品牌的捲煙零售價格為約61.5%,遠遠落後於其他已發展的地區。近年大家在比較新加坡和香港,以某知名品牌的20支香煙為例,新加坡賣約11美元,全球排第7,香港賣約8美元,全球排20, 又「輸」給新加坡。新加坡之上有澳洲、紐西蘭、愛爾蘭、英國、挪威、加拿大,全部是理想的宜居地。售價包括了煙草稅,售價愈高,便愈能鼓勵吸煙人士放棄吸煙,令該地更為空氣清新和健康,因此捲煙在香港實在可以賣貴點,而賣貴點的方式不是去了煙草商那裏,而是加煙稅。
吸煙時可能快活似神仙,煙草商即時賺了一大筆,但延後的事情可能是你要繼續付出的醫療開支、患了病時的痛苦,以及為家人帶來相當的麻煩,最好的還是不吸煙,令香港成為無煙城市。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藝文空間送舊迎新 |
上一篇: | 為何這次美國債限鬥爭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