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0月28日

劉仲恒

邁向建立關愛共融社會的重要一步

早在公布政綱的時候,當時的特首候選人李家超已經表示要把香港打造成一個關愛共融的社會,通過落實不同的扶貧、安老和助弱政策,以關愛的精神照顧本港的弱勢社群。特首的第一份《施政報告》出爐了,也貫徹了政綱裏的承諾,為勞工及福利局定下不少工作指標。如果這些指標逐一落實,肯定能把香港變成一個更關愛共融的社會。

從近一年來多個虐兒個案可見,社會人士非常關心保護兒童。因應這一點,《施政報告》指出政府將在明年上半年,向立法會提交有關強制舉報虐待兒童個案機制的條例草案。另外,政府也承諾會按兒童住宿照顧和相關服務檢討委員會的建議,盡可能改善兒童住宿照顧服務方面的工作,同時也會提升巡查和執法工作。筆者相信,這些措施都有助提升對兒童的保護。

香港跟很多先進社會一樣,人口呈現明顯的老年化趨勢。隨着老年人口的比例增加,必然會對本港的醫療系統和整體財政造成相當大的壓力。有見及此,《施政報告》對解決這個問題有不少着墨之處。首先,是正式將現時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社區券)試驗計劃」恒常化,大大提升社區照顧方面的能力。其次,政府也計劃在未來5年裏新增16間長者鄰舍中心,而鄰舍中心的服務也會擴展到退休生活規劃和樂齡科技推廣等多個層面。再者,政府將加大「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的名額,每年受惠人數將由現在的約3.3萬人增加到約4.5萬人,這肯定有助改善目前不少住院長者出院後,因照顧不周而出現需要重新入院的情況。最後,政府也計劃增加資助日間護理服務的名額。

要長者能安樂地生活,照顧者所扮演的角色絕對舉足輕重。筆者樂見特首完全同意這個看法,並在《施政報告》中正確地指出了「照顧者是長者和殘疾人士在社區生活的重要支撐,應給予肯定和更大支持」這一點。

相應地,政府將自明年10月起,把「關愛基金」下長者和殘疾人士的照顧者津貼恒常化,並且會提高津貼金額,例如低收入家庭照顧者每月生活津貼會由現在的2400元增加到3000元,大約一萬名照顧者將會受益。我們經常在新聞裏看到,很多院舍無法招聘足夠的本地人手做照顧員。因此,政府計劃讓所有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按特別計劃輸入護理員,這絕對是個合理的安排。

扶貧是筆者多年來集中精力工作的一個範疇,這次的《施政報告》提出要精準扶貧,也就是要聚焦用更精準的方法,針對不同群組投入資源,為社會上的弱勢組群提供最適切的幫助。對於精準扶貧的方針,筆者完全贊成。

建立關愛共融的社會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大家都生活在獅子山下,自然希望每個人都能過上安穩而稱心的生活,也盼望《施政報告》為勞福局提出的多項工作指標能順利落實。

放射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公共衞生碩士、香港再出發共同發起人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