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9日
前一陣子,政府宣布把入境檢疫放寬為「0+3」。這個做法博得市民廣泛的掌聲,公眾也「報復式」地把那壓抑已久的外遊意欲盡情釋放出來。但是,仔細一想,「0+3」方案真正鼓勵和刺激的是本港市民和企業外訪的慾望,大家離港後就變成在外地消費,很難對本港的經濟有任何正面的幫助。
目前「0+3」方案中的「+3」那一部分,令到商務客和其他旅客還要忍受三天的醫學監察,因此來港對他們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後疫情時代」已經到了,當其他國家和地區都在摩拳擦掌,張開雙手迎接經濟復甦之際,我們卻還未能做到大刀闊斧,結果看着一個接着一個的黃金商機靜靜流走。不是嗎?近來新聞裏充斥着的不是國際龍舟邀請賽去了泰國,就是郵輪公司取消香港的母港地位,或是各種各樣的國際展覽和會議讓我們的競爭對手承辦了。即使是憂患意識並不特別高的人,相信也已感覺到那股逼人的壓力和危機感。現在再不馬上做點事的話,再要做的時候,恐怕就已經回天乏術了。
依筆者看來,香港目前正在虛耗着過去這麼多年來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競爭優勢。但問題是,我們的「家底」已經消耗得八八九九了。「0+3」做法雖然獲得好評,但絕非解決問題的最終方案。只有盡快落實「0+0」方案和撤銷本地防疫措施,才有機會讓本港的經濟重拾活力,也才能留住一個個不容錯過的黃金商機。只有經濟重新蓬勃,那些已離港的國際邀請賽、母港和航空樞紐地位、眾多的國際展覽和會議等等,才願意考慮重投我們的懷抱。
筆者跟廣大市民一樣,都希望政府能盡快公布一份能讓香港重回世界舞台的「0+0」方案,好讓本港的經濟發展重拾動力。我們身處的是個關鍵的時刻,香港剛經歷過政治內耗、社會動盪和被新冠肺炎疫情無情地蹂躪,現時最亟需是恢復元氣,重新踏步,從而浴火重生,再建輝煌。現在行業、運作、資金和人才離港的情況絕對不會帶來經濟復甦。我們在仔細研究數據和衡量得失的同時,也必須認清局勢。當下的香港就像有一個流血不止的傷口,我們必須要馬上止血,因為我們真的沒有本錢再任那鮮血不停地流下去了。
話說回來,我們要的卻又不是那種盲目、不顧後果的全面開放。香港的復常必須要考慮到三大要素,就是有數據支持、不拖垮醫療體系和能跟內地抗疫情況接軌。在數據方面,不少醫療專家相信目前由BA.5變異病毒株引起的這一波疫情,估計9月份已經見頂,而事實上每日的確診數字已由超過一萬宗回落。其次,為了應付上一波疫情,政府興建了不少方艙醫院和社區隔離設施,可以應付確診人士而不會對醫療系統造成太大的影響。而我們實施的「0+0」方案也必須能跟內地接軌,如果不能接軌,根本難以要求全面通關。
放射科專科醫生、國際願望成真基金董事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