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9月29日

鍾誠祥

毋須急於去殖民化

較早前《信報》一個時事專欄透露,政府正研究修改一些具英國殖民地色彩的基金法例名稱。有立法會議員更表示當局應考慮進一步落實去殖民化,例如把香港法例中的「女皇陛下」和「國務大臣」等字眼修改,惟這樣做或予人侵蝕香港歷史的感覺。

早在香港回歸前,港英政府及中央人民政府已就必要的具殖民地色彩的法例和名稱進行適應化和易名的處理。例如當年的義勇軍少年團隨着義勇軍解散而易名為香港少年領袖團,原來的愛丁堡公爵獎勵計劃易名為香港青年獎勵計劃等。在法律字眼方面,回歸前人大常委已根據《基本法》第160條通過相關決議,說明如何解釋香港法例中那些具殖民地色彩的用語,也就是說必要的「去殖民化」工作早已完成。筆者相信當年未有進行更深入的「去殖民化」行動,是對香港歷史和社會文化的尊重。

就以報道提及的伊利沙伯女皇弱智人士基金為例,其成立的背景是1986年女皇訪港時曾推出紀念金幣,銷售金幣後獲得一筆盈餘,因此從中撥出3000萬元成立基金,支援當時的香港弱智人士服務。這個基金的設立源於一件與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有關的歷史事件,因此基金的名稱是一種歷史事實的反映。若我們貿然把這類基金的法例名稱修訂得面目全非,或令下一代無法知道有關基金的歷史由來。

以英國皇室成員、港督或港英政府重要官員命名的街道、建築物和基金在香港比比皆是,有關命名有一定的歷史背景,象徵着某些重要的歷史時刻。倘若政府真的陸續修改一些富港英時代色彩的名稱,將令這些名稱背後的歷史慢慢湮沒,下一代又如何在這些日常生活的事物中了解過去?當香港仍然存在皇后大道這個街道名稱的時候,我們的子孫才有機會問起為什麼這條街道擁有這個特別的名字,長輩才有機會解釋當年英國政府如何佔領和管治香港。

誠然,無論我們是否承認香港曾屬英國殖民地,無論我們的理解是清廷割讓香港還是英國非法佔領香港,我們也不能否定今天香港的制度和社會傳統文化與英國在香港的管治息息相關。如果我們刻意把這一段歷史留下的痕跡通通抹去,下一代又從何理解香港今天與內地截然不同的社會制度的背景?

有人可能會說,要正確認識香港歷史,透過全面的歷史教育和國民教育便可以,但是曾經在香港讀書的人均明白,那些考試以外的知識普遍都會是水過鴨背,很難深植在年輕一代的心裏,反而一些在社會不同角落軟性的史料,才會讓人產生興趣,有效吸引世世代代學習歷史。歷史是一個社會的基礎,不容被動搖。當特區政府強調社會「由亂入治、由治及興」,着實不必採取進一步「去殖民化」舉動。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