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6日
日前有中學校長會去信行政長官表達對《施政報告》的建議,當中更有榮譽總幹事促請教育局調查全港教師離職的原因。究竟今次因「移民潮」而帶來的「教師荒」,會為學校帶來青黃不接的危機,抑或為即將開展的教改2.0帶來契機?
教改2.0勢在必行
回歸後的教改,始於2000年9月教育統籌委員會發表的《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報告書,內容包括中學的教學語言政策、殺校政策、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包括將通識教育列為必修科)及合併會考與高考成為文憑考試等。這次教改的成效毀譽參半,當中通識科更在新學年開始的中四改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在接二連三爆發大規模社會事件及《香港國安法》雷厲風行地落實後,教育又再次成為改革的風眼。在初中設立15小時的憲法與《基本法》獨立單元、在初小至高中的各個科目,制定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及有系統地將愛國主義教育引入學校等措施,已印證了繼課程及學制改革後,聚焦在建立正確價值觀的教改2.0已勢在必行。
決定移民而放下教鞭的教師,除嚮往外國的生活,不願配合教改2.0相信也是另一主因。言教和身教對於價值觀教育同樣重要,試問一位對國家都抱懷疑態度的教師,又怎能在課堂上向學生宣揚愛國主義教育?在反修例事件中透過社交平台散播仇警訊息,甚至以身試法參與違法集會的教師,又如何在學生面前標榜自己會致力維護國家安全?將所有決定移民的教師標籤為非愛國者固然不智,但他們當中不少的確已用行動證明放棄推行教改2.0的意願。
實現「愛國者治教」
國家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在「愛國主義教育」高峰論壇表示,期望香港實現「愛國者治教」,這正突顯出所有資助學校的教師必須宣誓或作出聲明擁護《基本法》的迫切性。《基本法》第二章明確表達了中央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關係,所有教師必定會先了解所有條文,並確保自己會遵守相關要求後,才會莊嚴地宣誓或作出聲明。
當全港中小幼教師一致宣誓擁護《基本法》,學生更能深切體會老師在課堂上提及過的《基本法》已在生活中實踐出來。學生大多對老師的行徑充滿好奇,他們不期然會問到一大堆涉及《基本法》的問題,這時教師便可以將《基本法》如何保障港人在各方面的自由娓娓道來,一堂互動十足的《基本法》授課堂,便可順勢展開。
至於那些拒絕配合宣誓安排的老師,自然會選擇脫離教師的隊伍,不會對教改2.0的推行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合約教師填常額空缺
誠然,校內若有為數不少的教師離職確實令校長頭痛,但這同樣帶來大刀闊斧調配人手的機會。在「優化高中四個核心科目」的措施落實後,有100至250小時的課時會被騰空出來,不少現職教師都擔心自己獲分配的課時不足。通識科老師更要面對改為任教「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後,課時大減的殘酷現實。校方可趁暑假跟課時驟減的教師商討,協調他們分擔離職老師的課時。
此外,因移民而提出辭職的教師,當中不乏資深的常額教師。他們在離職後出現的常額空缺,可由校方推薦對學校有承擔的年輕合約教師填補。此舉不單大幅鼓舞教師團隊的士氣,更為學校推行教改2.0注入強大的生力軍。只要確保他們對《香港國安法》、憲法與《基本法》有正確的認知,並且敢於理直氣壯向學生宣揚愛國主義教育,這些年輕有為的教師便能成為教改2.0的先鋒。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實是甜的。」要貫徹實行教改2.0,學校經歷大幅度的人事變動在所難免。然而,只要朝着能塑造我們的下一代成為未來的愛國中流砥柱,眼前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王偉傑 香港未來教育協會評論部總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二○四九 |
上一篇: | 央媽唯一可做的事是印鈔? |